原文: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译文及注释: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今天在竹林里宴会,我家的贤士侍郎也来了。
小阮只能喝三杯,喝醉后变得清醒而狂妄。
在船上一起划桨欢乐,回到湖心漂浮的月亮下。
白鸥们不肯离去,争着在酒席上飞舞。
君山的美景已经被我们离开,湘江的水面平静流淌。
在巴陵,酒量无限,醉得像杀死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
1. 竹林:指竹林书院,为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私塾,也是文人雅集之地。
2. 贤侍郎:指作者的朋友或官员身份的人。
3. 容:量杯,古代饮酒用具。
4. 阮:指阮籍,汉代文学家,以饮酒作乐著称。
5. 清狂:指饮酒后的豪放不羁的情绪。
6. 齐桡:指划船时齐力划桨。
7. 湖心:指洞庭湖中央的湖心岛。
8. 白鸥:指洞庭湖上的白色海鸥。
9. 争拂:指争相拍打酒杯。
10. 刬却:指割断,断绝。
11. 君山:指洞庭湖南岸的君山,为著名的风景区。
12. 平铺:指洞庭湖的水面平静如镜。
13. 湘水:指湘江,流经洞庭湖。
14. 巴陵:指洞庭湖北岸的巴陵,为古代著名的城市。
15. 醉杀:指醉酒后的豪放情绪,形容醉得非常痛快。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今天与我家的贤侍郎共同参加了竹林宴会,就像阮籍与他的叔父阮咸一样。我们饮酒过三杯,容许我在酒醉时表现出高迈不羁的态度。我们在船上齐唱行船之歌,在湖面上乘着月色自由地泛舟而归。湖面上的白鸥悠闲地翱翔,有时还会在我们的酒席上空盘旋飞舞。如果能够把君山削掉,那该有多好啊!这样就可以看到洞庭湖的水平延展而无边无际了。我们享受着来自巴陵的美酒,共同沉醉在洞庭湖的秋天之中。
注释:
1. “竹林之宴”:即“竹林七贤”。竹林宴是东汉末年刘备在成都招待诸葛亮、周瑜等人的宴会,后来以类似的场合泛指文人雅集。竹林七贤是东晋时期一组与竹林宴有关的文人,他们是:嵇康、阮籍、向秀、山涛、刘伶、阮咸、孙楚。
2. “君山”:位于洞庭湖南部岳阳市君山区,是洞庭山脉的一部分,因山像飞鸟翅膀展开而得名。
3. “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4.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朝时期,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但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流放到了遥远的夜郎地区。在那里他过着孤独而艰苦的生活,思念着故乡与亲友。
直到乾元二年(759),皇帝特赦李白,他终于获得了自由。此时李白非常急切地想回到江陵,他沿途历经千辛万苦,赶路千里,到了岳阳时已经筋疲力尽。
在岳阳,李白偶然邂逅了一个族叔李晔,这位李晔曾经是刑部侍郎,但如今也被贬官到了岭南。李白和李晔见面颇有感慨,于是两人决定结伴游玩。
他们还邀请了一个名叫贾至的友人一起前往洞庭湖游玩。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风景绮丽,景致壮观,尤其是在月夜下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李白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由的美好与豪迈的情怀,他写下了三首七言绝句,其中以阮籍、阮咸父子的形象来喻李哗和自己。这些诗歌表达了李白内心的感受和独特的意境,成为了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李白在洞庭湖畔的游玩和所写下的诗篇,成为了李白创作生涯中重要的一段历程,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这些诗描绘了诗人与族叔李晔在洞庭湖畔共享美景和美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气息和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思考。
第一首诗“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比拟李白与李晔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之人。诗人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在诗中言道:“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表达出对逆境坚强乐观的态度。
第二首诗“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则以写景为主,描绘出诗人和族叔在酒船上欣赏湖水和皓月的场景。诗句前后片连为一体,表现出诗人豪爽而自然的气质和他对自然景色的醉心和感慨之情。
第三首诗“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坎坷的深思。他希望能够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组诗的整体气质豪放而快意,表现出李白天马行空的个性和他一颗不甘平庸的心。通过这三首诗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站在自然之间,感受自然之美,宣泄自己的情感,寻求生命的意义,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理世界,也展示了李白诗歌中富有生命力和变化多端的艺术特点。
赏析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