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译文及注释:
天空阴沉,天灾频繁。饥馑困扰着我,百姓流离失所。我所居住的地方也变得荒芜。
天降罪祸,内部纷争不断。黑暗笼罩着大地,人心惶惶,国家陷入了动荡之中,但是实际上,这种动荡反而使得国家更加安定。
曾经的荣华富贵已经不再,现在的困苦痛苦也不如当下。我们的国家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为什么不自我反省呢?我们应该像前辈那样努力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懒散无为,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
就像旱灾使得草木枯萎,鸟兽无处栖身一样,我们的国家也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我们应该反思过去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我们的国家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却陷入了困境。我们应该像前辈那样努力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懒散无为,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我们应该像先王那样受命于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所作为。
注释:
旻天:指天空。
疾威:指天空中的狂风暴雨。
天笃:指天空中的雷电。
降丧:指天空中的灾难降临。
瘨:指饥荒。
饥馑:指因为饥荒而导致的饥饿。
民卒:指百姓死亡。
流亡:指因为灾难而逃离家园。
圉:指城墙。
荒:指城墙外的荒地。
罪罟:指天空中的罪恶之网。
蟊贼:指内部的叛乱。
讧:指内部的争斗。
昏椓靡共:指国家政治混乱。
溃溃回遹:指国家的破败和衰落。
靖夷:指平定叛乱,恢复国家安定。
皋皋:指草木茂盛。
訿訿:指草木繁茂。
玷:指缺点、污点。
兢兢业业:指勤勉努力。
孔填不宁:指心中不安。
孔贬:指地位下降。
岁旱:指长期干旱。
草不溃茂:指草木枯萎。
栖苴:指鸟类无处栖息。
相此邦:指国家内部。
无不溃止:指无一幸免。
维昔之富不如时:指过去的富裕不如现在。
维今之疚不如兹:指现在的疾病不如过去。
疏斯粺:指自己的缺点。
胡不自替:为什么不自我反省改正?
职兄斯引:指自己的兄长可以给自己指引。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指池塘干涸了,不自我反省。
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指泉水干涸了,不自我反省。
溥斯害矣:指自己的错误已经很严重了。
不烖我躬:指自己不努力改正错误。
先王受命:指古代的君王接受天命,执掌政权。
召公:指古代的贤臣。
日辟国百里:指召公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日蹙国百里:指现在国家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维今之人,不尚有旧:指现在的人们不重视古代的传统文化。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老天暴虐难提防,接二连三降灾荒。
太阳神的愤怒难以预料,接连不断地带来灾祸。
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
饥荒肆虐,灾情加重,许多家庭空无一物,大量人民流离失所。
国土荒芜生榛莽。
国土变得荒芜不毛,只有野草和杂树。
天降罪网真严重,蟊贼相争起内讧。
天谴人祸,罪恶累累,盗贼互相攻击,国内发生内乱。
谗言乱政职不供,昏愦邪僻肆逞凶,想把国家来断送。
谗言四起,政治混乱,官员贪污腐败,恶行猖獗,想要毁掉国家。
欺诈攻击心藏奸,却不自知有污点。
出于欺骗和攻击,内心却隐藏着邪恶的企图,更不自觉地有贪污污染。
君子兢兢业业,对此早就心不安,可惜职位太低贱。
有志之士为此忧虑不已,但职位太低,无法施展才华。
好比干旱年头到,地里百草不丰茂,像那枯草歪又倒。
好比干旱之年,田野荒芜,百草不生,仿佛奄奄一息。
看看国家这个样,崩溃灭亡免不了。
眼看着国家形势如此,崩溃灭亡将不可避免。
昔日富裕今日穷,时弊莫如此地凶。
过去的富饶已成过去,而现在的时局却如此险恶。
人吃粗粮他白米,何不退后居朝中?
民众只能吃粗粮而官员却过着优裕的生活,为什么不让他们后退而做官呢?
情况越来越严重。
情势变得越来越紧张。
池水枯竭非一天,岂不开始在边沿?
池塘的水不是一天之间干涸的,这种情况不是从边缘开始的吗?
泉水枯竭源头断,岂不开始在中间?
泉水干涸源头断,这种情况不是从中央开始的吗?
这场祸害太普遍,这种情况在发展,难道我不受灾难?
这种灾祸太过普遍,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我难道会幸免于难吗?
先王受命昔为君,有像召公辅佐臣。
古时先王担任君主,像召公一样有辅佐的忠臣。
当初日辟百里地,如今国土日受损。
当初开拓百里之地,而现今国土却不断缩小。
可叹可悲真痛心!
这种局面令人无限感慨和痛心!
不知如今满朝人,是否还有旧忠臣?
不知道现在的朝臣中是否还有忠诚的臣子?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召旻》是《大雅》的最后一篇,主题是批判周幽王的糟糕统治。在《毛诗序》中,认为此篇的主题是“凡伯刺幽王大坏也”,与前一篇《大雅·瞻昂》的主题有关联。从诗歌开头看,《瞻昂》和《召旻》都对老天没有恩情、造成不幸的局面表示了慨叹。《召旻》更是激烈地表达了不满之情。
周幽王曾一度宠幸褒姒并放逐忠良,这导致国家濒临灭亡。因此,诗人用《瞻昂》一诗对其进行讽刺。后来,周幽王又任用奸佞,败坏朝纲,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诗人再次用《召旻》一诗对其进行抨击。
有趣的是,《论语·阳货》中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意思,在《瞻昂》和《召旻》这两首诗中已经得到了表述。孔子也被传说为《诗经》三百篇的厘定者。他说这句话,恐怕不仅是有感而发,可能也与《诗经》中的这两篇有关。
《召旻》共有七章,句式基本上是四字句,但也有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甚至是七字句穿插其中。这些句子用诙谐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寡廉鲜耻的周幽王统治下的社会现象和国家的衰败。
总之,《召旻》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周幽王糟糕统治的不满,并借此提醒社会,规劝政治家要廉洁奉公,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鉴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