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衍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译文及注释:
荡荡(广阔)的上帝,是下民的守护神。上帝威严,命令多端。天生养育着人民,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上天的恩赐。一切事物都有起始,但并不一定有终结。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曾经是强大的吗?曾经是征服者吗?曾经是统治者吗?曾经是服从者吗?天降下了滔滔德泽,女性也有了力量。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你们秉持着正义,但是征服者很多,流言四起,内部也有叛乱。侯王们只是在表面上做了些仪式,没有真正的实践。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你们在中国炮制着美食,用怨气来换取美德。如果你们的美德不明显,就没有人愿意跟随你们。如果你们的美德不明显,就没有人愿意做你们的朋友。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上天不会因为你们的饮酒而放纵你们,不义之事也不能被容忍。一旦你们停止了这些行为,就会有光明和黑暗的交替。让你们在白天也像在黑夜一样。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你们像蝗虫和螳螂一样,像沸腾的汤一样。即使是小事也会导致大灾难,人们还是要遵循正义之路。内部的战争波及到了中国和鬼方。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如果不顺应上天的旨意,就会被淘汰。即使没有老成人,也有法律制度。如果不听从命令,大命就会倾覆。
文王说:问问你们,殷商王朝,人们有一句话:在颠沛的时候,要先拨开枝叶,以免受到伤害。殷商王朝的教训就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
注释:殷商时期的上层统治者视自己如上帝,蔑视百姓,肆意妄为。
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
注释:上层统治者贪婪且残暴,颁布的政令不合常理。
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
注释:上层统治者应该以百姓利益为重,但这些人却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
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注释:殷商时期上层统治者表面做作,往往发展到后期必有悔恨。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注释:文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他对殷商的亡国感到悲痛。
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
注释:殷商时期,上层统治者凶暴强横,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猖狂跋扈。
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
注释:一些不忠不义的官员纵容和助长了上层统治者的暴行。
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
注释:上层统治者口号喊得好听,但实际行动十分恶劣,不仅打压贤能之士,还诅咒忠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注释:上层统治者盲目信任奸臣,不明事理,不看重忠良,导致国家管理混乱,贪赃枉法成风。
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注释:上层统治者无视礼法,在白天和黑夜都饮酒狂欢,甚至在处理政务时也草草了事,导致国家管理失序。
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
注释:上层统治者的暴行令百姓痛苦不堪,导致社会动荡,民怨沸腾。
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注释:上层统治者本应以规章制度为准绳,但他们不思进取,不顾民生,导致国家走向衰败。
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家庭或国家一旦根基岌岌可危,即使撑得过一时,最终也难逃亡国之灾难。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将对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王粲》诗和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瑀》诗中的“板荡”进行探讨。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些都是两首诗中出现的词语“板荡”。其来自于《诗经·大雅·板》、《诗经·大雅·荡》两篇诗句,意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而这二者皆有刺周厉王无道之作的含义。
《毛诗序》解释道:“《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然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该诗正是为了描述当时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而写成的。
整首诗共八章八句,第一章“荡荡上帝”就点明了全篇的主题,“疾威上帝”则是具体的表现。“疾威”二字与“荡”的关系密不可分。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借用了武王载文王木主伐殷纣,借遵文王声讨纣罪的檄文,只是为了押韵。但这种想法缺乏证据支持,应以《毛诗序》的解释为准。因此,这首诗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呼吁重视政治清明、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中也出现了“板荡”这个词语,他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政治动荡时期,能够坚守原则、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诚之士。
总之,“板荡”这个词语在文学中有着深刻内涵,它代表了政治动乱和社会不安的状态,同时也提醒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社会稳定,坚持自己的信仰与原则。
鉴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