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苗》拼音译文赏析

  • shǔ
    miáo
  • [
    xiān
    qín
    ]
    míng
  • shǔ
    miáo
    yīn
    gāo
    zhī
    yōu
    yōu
    nán
    xíng
    zhào
    láo
    zhī
  • rèn
    niǎn
    chē
    niú
    xíng
    gài
    yún
    guī
    zaī
  • shī
    xíng
    gài
    yún
    guī
    chù
  • xiè
    gōng
    zhào
    yíng
    zhī
    liè
    liè
    zhēng
    shī
    zhào
    chéng
    zhī
  • yuán
    píng
    quán
    liú
    qīng
    zhào
    yǒu
    chéng
    wáng
    xīn
    níng

原文: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相关标签:诗经

译文及注释
茂盛的黍苗,被阴雨滋润。悠悠地向南行,召唤伯劳鸟。
我驾着我的车,牵着我的牛。我行程已结束,该回家了。
我的随从,我的马车,我的老师,我的旅伴。我行程已结束,该回家了。
庄严地感谢功绩,召唤伯营建造。勇猛的征师,召唤伯成就了。
原野和山川已经平定,泉水也变得清澈。召唤伯已经成功,国王的心也平静了。
注释:
芃芃:形容黍苗茂盛的样子。
黍苗:指黍子的嫩苗。
阴雨膏之:指雨水滋润了黍苗。
悠悠:形容缓慢的样子。
召伯劳之:指作者向召伯请命,希望能够为他效力。
我任我辇:我自己驾着车子。
我车我牛:我自己的车子和牛。
我行既集:我行程结束了。
盖云归哉:表示回到家中的喜悦之情。
我徒我御:我自己的随从和马匹。
我师我旅:我自己的军队和行装。
盖云归处:表示回到家中的喜悦之情。
肃肃:庄严肃穆的样子。
谢功:感谢军功。
召伯营之:指召伯接受了作者的军功。
烈烈:形容勇猛的样子。
征师:出征的军队。
召伯成之:指召伯成功地完成了出征任务。
原隰:指平原和山丘。
泉流:指泉水流动。
召伯有成:指召伯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成就。
王心则宁:指国王的心情因为召伯的成就而平静安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黍苗生长很茁壮,好雨及时来滋养。 注释:黍:一种粮食作物;苗:刚出土的植物。黍苗生长旺盛,得到及时的雨水滋润。 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心舒畅。 注释:众人:指一行人;召伯:指领导人。召伯在行动中亲自慰问下属,使人心情愉悦。 我挽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 注释:辇:一种古代的车辆;肩扛、牵牛:指古代常见的驾车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同行者之间的互相帮助。 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注释:任务:指为国家或领导完成的使命。意思是事情已做完,为什么不回家呢? 我驾御车你步行,我身在师你在旅。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去。 注释:驾御车:指乘车;身在师:指职位高居,掌控大局;在旅:指实际行动中的状态。作者再次强调任务已完成,敦促同行者回家。 快速严整修谢邑,召伯苦心来经营。威武师旅去施工,召伯经心来组成。高田低地已修平,井泉河流已疏清。 注释:谢邑:古代一个国家;师旅:军队。召伯为修建谢邑而费尽心力,组织师旅用心施工,完美地修筑了高田低地和井泉河流。 召伯治谢大功成,宣王心里得安宁。 注释:治:指管理和治理;宣王:古代的一位君主。召伯治谢有功,使宣王的内心感到宁静和安定。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黍苗》是一首古代徒役所作,赞美了召穆公(即召伯)在营治谢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功绩。这首诗赞美的主旨自明,描绘了黍苗茁壮生长的场景,道出了得到及时雨水滋润的重要性。同时,也描述了众人南行路途遥的情景,并强调了领导人用心慰问下属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倡导的互相帮助和关注他人的精神。 此外,本诗描写了营治谢邑的壮举,并对召穆公和召伯的贤能之处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该作品是一篇纪实性质的作品,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欣赏。在历史背景上,宣王在周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即位,通过其四十七年的执政,使周朝恢复了繁荣,史称“中兴”。在这个过程中,他重用了一批贤能之人,包括召伯和召穆公等文武双全的贤才。他们在营治谢邑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总之,《黍苗》这首诗歌通过赞美召穆公的营治谢邑之功,表现了周朝时期的风物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的重视,是一篇值得深入细读的文学佳作。 鉴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