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译文及注释:
孑孑:孤零零的样子。干旄/干旟/干旌:指旗帜。在浚之郊/都/城:在浚的周围地区。素丝纰/组/祝之:用白色的丝线编织成的旗帜。良马四/五/六之:赠送了四/五/六匹好马。彼姝者子:指美丽的女子。何以畀/予/告之:如何赠送/给予/告知她。
注释:
孑孑:孤零零的样子。
干旄/干旟/干旌:古代军队中的旗帜,分别指小旗、中旗、大旗。
浚:古代都城名,今河南省浚县。
素丝纰/素丝组/素丝祝:用白色的丝线编织成的旗帜。
良马四之/五之/六之:指用好马拉着旗帜。
彼姝者子:指美丽的姑娘。
何以畀之/予之/告之:问如何赠送给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高扬旗帜垂牦尾,驾车郊外行如飞。白色丝线镶旗边,好马四匹后相随。
高扬(gāo yáng):高高举起;垂(chuí):挂下;牦尾(máo wěi):藏羚羊的尾巴,用于旗帜装饰。此句描述了一面高高举起的旗帜,在郊外行车飞驰,旗帜上用白色丝线镶边,四匹好马跟随在车后。
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送给?
贤人(xián rén):有道德、学问、才干者。此句为抒发作者对贤人的敬重之情,暗示应该送出最好的礼物来表示敬意。
高扬旗上画鸟隼,驾车已经在近城。白色丝线织旗上,好马五匹后面跟。
隼(sǔn):鹰类的一种。此句描述旗帜上绘有隼鸟图案,车马已经接近城池,旗帜用白色丝线织成,五匹好马紧随其后。
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相赠?
相赠(xiāng zèng):互相送礼。此句为抒发作者对贤人的钦佩之情,暗示互相赠送最好的礼物来表达敬意。
高扬旗上垂鸟羽,驾车已经到城区。白色丝线缝旗上,好马六匹后驰驱。
鸟羽(niǎo yǔ):鸟的羽毛。此句描述旗帜上挂有鸟羽,车马已经进入城区,旗帜用白色丝线缝制而成,六匹好马飞奔在其后。
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诉与?
诉与(sù yǔ):表达自己的心意。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暗示应该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心意。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干旄》一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首篇章,作者不详。此诗文学价值较高,包含许多丰富的文化典故和隐喻。
关于本诗的主旨,历代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观点:一是《毛诗序》所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二是朱熹《诗集传》所代表的“卫大夫访贤说”;三是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男恋女情诗说”。
然而,从文本本身所含信息出发去理解诗旨,更趋向于“卫大夫访贤说”。因为《干旄》中的“良马四之,载两女行。”描述了一位卫大夫驾车前往聘请才俊的情景。同时,“干旄蔽日,弓矢旁设,以候群物。”则提供了关于当时社会聘请人才的礼仪,以及逐渐形成的重视文化素质和人才的风气。
此外,还有一些文学家对此诗的语言、韵律、修辞手法,甚至是音乐方式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总之,《干旄》一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篇章,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及人才选拔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