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春歌》拼音译文赏析

  • ·
    chūn
  • [
    táng
    ]
    bái
  • qín
    luó
    cǎi
    sāng
    绿
    shuǐ
    biān
  • shǒu
    qīng
    tiáo
    shàng
    hóng
    zhuāng
    bái
    xiān
  • cán
    qiè
    liú
    lián

原文: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相关标签:春天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秦地的罗敷女,到绿水边采桑。
她的素手在青条上,红妆在白天格外鲜艳。
蚕儿饥饿了,我想离开,但五匹马却不肯停留。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注释: 1. 子夜吴歌:这是属于乐府的吴声曲辞,也称为《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唐书·乐志》中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创作了这种歌曲,歌声悲苦动人。”由于起源于吴地,因此也称为《子夜吴歌》。 2. “秦地”句:指现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出现在乐府诗《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中。 3. 素:白色的意思。 4. “红妆”句:指穿着盛装的女子非常艳丽动人。 5. 妾:在古代,女子自称妾,尊称对方为君。 6.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不要在这里逗留,因为五马是太守车辆的规模,《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这是常见的礼仪,只有太守出行时才会增加一个马匹。”所以被称为五马。这里是指达官显贵。 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名为《子夜吴歌·春歌》的诗歌,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秦罗敷在采桑时被达官贵人盯上。然而,秦罗敷没有被富贵所动,坚守高尚品质,最终拒绝了贵人的挑逗和引诱。整首诗直抒作者对秦罗敷高尚品德的赞扬之情。 这首诗以采桑起兴,通过描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来抒发作者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和推崇。作者用诗句来表现秦罗敷心中淳朴的情感,赞美她不为富贵所动,坚守本心,不愿被达官贵人的权力引诱。整首诗意表现出作者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赏和推崇。 此外,这首诗歌的语言典雅,充满华丽的辞藻,充分展示了李白才逸气高的文化素养。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称赞李白的才情和魅力,认为他的作品非常出色,能够达到兴寄深微的境界,同时也表现出调皮俏皮的天性。可以看出,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才华在当时就备受人们的赞赏和推崇。 总之,这首诗歌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秦罗敷高尚品质的赞赏,并展示了李白出色的文学才情,是一首典型的唐代乐府诗作,具有值得赏析的文化价值。 赏析详情»


李白简介
唐朝 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