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拼音译文赏析

  • leì
    jiāng
    yuè
    ·
    驿
    zhōng
    yán
    bié
    yǒu
    rén
  • [
    sòng
    ]
    dèng
    yǎn
  • shuǐ
    tiān
    kōng
    kuò
    hèn
    dōng
    fēng
    jiè
    shì
    jiān
    yīng
    shǔ
    niǎo
    huā
    cán
    zhào
    rěn
    jiàn
    huāng
    chéng
    tuí
    tóng
    què
    chūn
    qíng
    jīn
    rén
    qiū
    leì
    hèn
    píng
    shuí
    xuě
    táng
    táng
    jiàn
    dǒu
    niú
    kōng
    rèn
    jié
  • xìn
    jiāng
    hǎi
    shēng
    nán
    xíng
    wàn
    shǔ
    biǎn
    zhōu
    zhèng
    weí
    ōu
    méng
    liú
    zuì
    yǎn
    kàn
    tāo
    shēng
    yún
    miè
    zhù
    tūn
    yíng
    huí
    zǒu
    qiān
    chōng
    guàn
    bàn
    rén
    meì
    qín
    zhǔn
    yìng
    shì
    yuè

原文: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准应是孤月。



译文及注释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准应是孤月。
注释:
水天空阔:形容天空和水面的广阔无垠。

恨东风不借:指作者希望东风能借给他,使他能早日归家。

世间英物:指世间的英俊才子。

蜀鸟吴花残照里:蜀鸟和吴地的花在残照中显得格外美丽。

忍见荒城颓壁:作者看到荒城的残垣断壁,感到非常悲伤。

铜雀春情:指铜雀台上的春天景色。

金人秋泪:指金人台上的秋天景色。

此恨凭谁雪:指这份悲伤的心情,谁能帮他解除。

堂堂剑气:指英雄的气概和剑术。

斗牛空认奇杰:指斗牛士即使在空中也能认出英雄。

那信江海余生:指作者的余生将在江海之间度过。

南行万里:指作者将南下万里。

属扁舟齐发:指作者和同伴一起乘坐扁舟出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指作者在观看鸥鸟的盟约时,感到非常兴奋。

细看涛生云灭:指作者仔细观察海浪的起伏和云彩的变幻。

睨柱吞嬴:指作者在柱子上俯视四周,感到自己的胜利。

回旗走懿:指作者回到家乡,感到非常欣慰。

千古冲冠发:指作者的事迹将被后人传颂千古,成为永恒的光荣。

伴人无寐:指作者的同伴都因为兴奋而无法入睡。

秦准应是孤月:指秦准可能像孤月一样孤独。


译文及注释详情»


写作背景
背景介绍: 邓剡和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时期的同乡好友。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抗元战争时期,南宋朝廷面临外敌入侵、内部腐败等多重困境。在这个背景下,邓剡和文天祥都是抗金抗元的志士,他们一同经历了悲苦与离别。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段故事,我们需要了解南宋的基本情况以及邓剡和文天祥的主要事迹。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以其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繁荣而著名。但是,在南宋末年,外敌入侵、内部腐败等问题给南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个时期,邓剡和文天祥作为南方抗金抗元的英雄,为解救国家出尽了努力。 1278年,文天祥率领水师在海上被元军击败,最终被俘为虏。次年,邓剡也被押解北上元都。到了金陵,邓剡因病留下,而文天祥继续北上。在邓剡和文天祥分别之际,邓剡深感离别之痛,写下了一首词赠送给好友文天祥。这首词中融汇了亡国之痛和别友之情,表达了抗争者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一段故事中所表现的,不仅仅是邓剡和文天祥之间深厚的友谊,更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于抗争、奋斗与坚守的重视。这种精神影响了当时的人们,也传承到现在,成为中国人民追求正义、和平和稳定的信仰和动力。 写作背景详情»


鉴赏
李清照的《如梦令》一文,以其凄美的词调和慷慨悲痛的态度,表述了她对金陵城亡国悲痛的感受,从而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在此词的上片中,李清照以“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这句极具气势的概括句,表达了金陵城水阔天空、壮美无比的景色,同时也流露了她在亡国之痛中深深的忧伤和内心的煎熬。在描绘完沉痛的景象后,她用“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这样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金陵城中残垣断壁的苍凉场景,其中蕴含的是作者对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和美好过去的无限怀念和惋惜。 随后,李清照援引杜牧《夜泊牛渚怀古》中的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引发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以及对宋朝覆灭的痛心疾首。她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慨和无奈,喟然长叹“此恨凭谁雪”,铿锵有力的词句充满了不屈的决心和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表现出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总之,《如梦令》一文通过唯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与读者共情于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时代的波涛汹涌之中,从而唤起人们对祖国和传统的珍视和热爱。 鉴赏详情»


注释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长篇饮酒颂歌,其中提到了很多文化典故和历史人物: 1. “英物”是指英雄或者杰出的人物。 2. “蜀鸟吴花”这个典故涉及到古代的两个国家——蜀和吴。据说,“蜀鸟”是指子规,在传说中是古蜀国的望帝所化;“吴花”出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意为吴国宫殿里的花草在幽深的小径里盛开。 3. “铜雀”指的是铜雀台,曹操建造,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临漳县西南。这两句诗写的是亡国的悲痛,借古假设暗示宋朝在投降后,嫔妃们都归于元宫服侍。金人指的是汉武帝时期铸造的捧露盘的仙人,因用铜铸造而得名。在这里,金人指的是南宋时期的文物宝器都被敌人劫掠一空,表现出诗人的伤痛之情。 4. “睨柱吞嬴”是指蔺相如持璧睨视着柱子,以表达自己的豪气,这种气度压倒了秦王。 5. “回旗走懿”这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整军出击,懿率军来追,但姜维反旗鸣鼓,懿退而不敢逼近。这句话即是描述“死了诸葛亮,活着的仲达跑了”,表现出历史人物们的魄力和智谋。 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面对水天相连的长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帮忙,竟让元军打败了我们。春天来了,杜鹃鸟在哀啼,夕阳斜照着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军摧毁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们的妇女和珍贵文物被敌人掳掠一空,连我自己也当了俘虏,真不知道靠谁才能报仇。 注释:邓剡(dèng shàn):明代抗元名将之一,曾率领水师多次击退元军入侵。面对长江,表达了对天意的不满和失望。元军指元朝的军队,摧毁南京城并掳掠珍贵文物以及妇女,使得邓剡忿恨不已。 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宝剑,它还以为我是个豪杰呢。回想不久以前,为了抗击元军,我曾经摆脱敌人严密的监视坐了小船,经过海路,到南方举起抗元的大旗。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要象蔺相如痛斥秦王、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英勇顽强地同敌人斗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 注释:邓剡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悔意和对宝剑的追忆。同时,也提到了自己曾经抗击元军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决心。蔺相如是战国时期楚国名臣,因为向秦王献上自己的女儿做人质而被人们所称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成功地吓退了魏国的大将司马懿。邓剡的决心是希望能够有这些历史人物一般的气节和勇气。 这样想着,我再也难以入睡。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注释:由于对于自身处境的担忧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关切,邓剡难以入眠,而南京的秦淮河上只有孤单的月光陪伴着他。 译文及注释详情»


邓剡简介: 邓剡,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1232年出生于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1303年逝世。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为文天祥撰写传记的人。 邓剡与文天祥、刘辰翁等人是在白鹭洲书院一起学习的同窗。在文学方面,他的词作尤其著名,流传至今的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离骚》、《临江仙·滁州送范倅》等。 除了文学成就,邓剡还是一位具有爱国精神的人物。据传说,他在元军南侵时,曾经向许多人宣传抗元思想,并策划了一些反抗行动。在历史上,邓剡和文天祥一起被誉为“文武双全”的爱国将领和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