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湖》拼音译文赏析

  • chūn
    yóu
  • [
    sòng
    ]
  • shuāng
    feī
    yàn
    shí
    huí
    jiā
    àn
    táo
    huā
    zhàn
    shuǐ
    kaī
  • chūn
    duàn
    qiáo
    rén
    xiǎo
    zhōu
    chēng
    chū
    liǔ
    yīn
    lái

原文: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写人写景

译文及注释
双飞燕子几时回?(两只燕子何时回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河岸上的桃花蘸水开放。)
春雨断桥人不度,(春雨淋湿了桥,人们无法过去,)
小舟撑出柳阴来。(只能坐小船划过柳树的阴影。)
注释:
双飞燕子:指两只燕子飞翔的景象。

夹岸桃花:指两岸开满了桃花。

蘸水开:指桃花在水中映射出来的美景。

春雨断桥:指春天的雨水把桥冲断了。

人不度:指没有人走过桥。

小舟撑出柳阴来:指小船从柳树的阴影中划出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要点指引
要点指引: 1.文章主题:探讨诗句“春雨断桥人不渡”中的意境和细节描写。 2.解读“蘸”字用法:前人认为使用尖新小巧的“蘸”字,表现了桃花依水的状态。 3.分析诗句“春雨断桥人不渡”暗示的意义:暗示这是春雨之后的晴天,使“燕子双飞”有了物候的意味,夹岸的桃花更显出了雨后的鲜红欲滴。 4.探讨“蘸”字的映照作用:水涨高了,岸边桃树半浸水中,所以桃花才贴着水面怒放,映的水上也是一片嫣红。 5.分析“人不度”的意义:点出环境的幽静,与“小舟撑出”形成对比,动静相生。 6.结论:通过对诗句中的细节描写和意境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要点指引详情»


赏析
本文是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诗歌赏析。诗人在春天的湖边游览,看到了燕子回来了,桃花盛开,还有小木桥被淹没的“春雨断桥”。然后,诗人通过描述这些美景和趣事,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来临的喜悦与期待,以及度过一个充满情趣的春游的心愿。 整首诗用意义丰富的细节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同时将自然景物与人与人交往、人与大自然相互影响的情感联系起来。燕子的归来、桃花的盛开和小艇的出现,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诗人通过对于桃花倒影、波光荡漾和岸上水中的花枝的描绘,形成了一个生动、清新、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而春雨淹没了小木桥,虽然给春游增添了一点小小的挫折,但却在不经意间带给了旅游者更多的惊喜和欣喜,因为撑出船来的柳条随波漂荡,在春雨之后,小木桥的“人不度”变成了“租船摆渡”,从而拉近了游客与大自然的距离,也让整个春游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总体来讲,诗歌的意境生动而真实,细节描写细腻而贴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示,既展现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又传递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徐俯为您解答: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注:燕子是春天的代表鸟之一,此句话应该是描述主人公对春天的期待之情。) 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注:此处描绘了春天景色优美的自然环境,暗示着燕子即将归来。)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注:雨水大量降落,导致水位上涨并淹没了小桥,阻止了人们过河。) 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注:此时,一艘小舟缓缓地从柳树的树荫下驶出,向人们提供了新的通行方式,也寄托着新的希望和生机。) 译文及注释详情»


徐俯简介: 徐俯(1075~1141)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之一,同时也是江西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后来迁居德兴天门村。他是徐禧之子,黄庭坚的甥。 由于父亲死于国事,徐俯被任命为通直郎,后来升迁至右谏议大夫一职。他在政治生涯中成绩斐然,并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赐予进士出身的荣誉。随后,他又先后担任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和参知政事等职位。在晚年,他还被提举为洞霄宫的官员。 徐俯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在文学方面也同样具有才华。他擅长写作诗词,尤以词作最为著名。他的词风格清新脱俗,富有艺术性,曾被评价为“婉约”之流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集名为《东湖集》,但现已失传。 徐俯于1141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政治成就和文学才华,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