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译文及注释:
一片梧桐叶飘落,收获行人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灵鹊役,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天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注释:
人间一叶梧桐飘:梧桐树叶子轻飘飘地落在人间。
蓐收行秋回斗杓:蓐收,指收割庄稼;行秋,指秋天行走;回斗杓,指天上北斗星。
神宫召集役灵鹊:神宫,指天宫;役灵鹊,指召集神鸟灵鹊。
直渡天河云作桥:天河,指银河;云作桥,指灵鹊用云彩搭建的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指织女,是天帝的女儿。
机杼年年劳玉指:机杼,指织布的工具;劳玉指,指织女的手指因长期劳作而变得光滑如玉。
织成云雾紫绡衣:紫绡,指一种高档的丝绸。
辛苦无欢容不理:指织女辛苦工作,没有时间和心情享受生活。
帝怜独居无与娱:指天帝怜惜织女孤独无伴。
河西嫁得牵牛夫:指织女嫁给了牛郎,过着平凡的生活。
自从嫁后废织纴:纴,指织布时用来穿线的工具。
绿鬓云鬟朝暮梳:绿鬓,指牛郎的头发已经花白;云鬟,指织女的头发如云般飘逸。
贪欢不归天帝怒:指织女沉迷于平凡的生活,不再回天宫,引起天帝的不满。
谪归却踏来时路:谪归,指被贬下凡间;来时路,指织女回到人间的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指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织女和牛郎在银河河畔相会。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指织女和牛郎相聚时间短暂,但是回忆起过去的恩爱时却很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烛龙,指天帝的坐骑;羲和,指天帝的女儿,也是织女的姐姐。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灵官,指天宫的神仙;令严,指天帝的命令,不管轻重缓急都必须遵守。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指织女离别时泪如雨下,悲伤无法停止。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指即使织女再怎么叹息,天地也不会因此改变,只有等到七夕再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嫦娥,指月宫的仙女,因为误食仙丹而升上月宫;广寒殿,指月宫的宫殿。这句话指织女虽然嫁给了牛郎,但是仍然比嫦娥更加可怜,每天夜里孤独地睡在广寒殿里。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年相见的传说,描述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场景和心情。
“烟波不动处,谁家院落无红衣。”这句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夜色中静谧的河面,配合后文“空中阶阁起高楼”一句,正好呈现出牛郎织女相互期待、殷切思念的情感。随后几句诗笔锋一转,展示了牛郎长久等待织女的喜悦:“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素玉盘中卷皓魄,搜山群动摇落松。”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月亮、露水等自然元素,生动地描绘出牛郎对织女的思恋之情。
第三段则着重刻画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和氛围。“银汉纷翠迥,金风玉露香。”这两句诗深入描绘夜晚的美丽景象,加强了情感的感染力。接着,“玉轮华表中,鸳鸯瓦上觥”。作者用高度象征化的语言描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喜庆场面,使得读者感受到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此段最后一句“锵锵铁板动地来,玉辂轻回光不待”则将牛郎送织女回家的情形娓娓道来,让人感叹他们短暂的相聚如此珍贵而难得。
最后一段是诗歌的结尾,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无尽怀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话概括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离别之情。在长久的岁月中,相隔千里的两人仍能够看到同一轮明月,珍惜这份爱情,流传下去。
总而言之,李商隐的《锦堂春》赞扬了牛郎织女那不屈不挠、悲欢离合的爱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爱情和追求美好的向往和祝福。它以诗意深沉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赏析详情»
张耒简介: 张耒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擅长诗词,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多篇作品收录于《全宋词》和《全宋诗》中。 据记载,张耒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约为1120年左右。 早年他曾游学于陈,受到了学官苏辙的赏识和重视,后来又从学于苏轼,并被苏轼称赞其文章类似于苏辙,具有汪洋澹泊的风格。 张耒的诗歌作品风格平易晓畅,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著作包括《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中也有关于他的传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