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拼音译文赏析

  • chán
    gōng
    ·
    hán
    shí
    xīn
    dào
    zhōng
  • [
    yuán
    ]
    zhì
  • liǔ
    yān
    xuě
    cān
    chà
    quǎn
    feì
    chái
    jīng
    yàn
    máo
    lǎo
    pén
    biān
    tián
    jiā
    wēng
    ǎo
    bìn
    sāng
    zhè
    wài
    qiū
    qiān
    ér
    shuāng
    xié
    chā
    huā
    zhī
    zhuàn
    miǎn
    shí
    yìng
    tàn
    xíng
    rén
    shàng
    ó
    shī

原文: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柳丝飘动,烟雾缭绕,梨花飘雪,错落有致。狗吠声响,柴荆丛生,燕语悠扬,茅茨间传。在老瓦盆边,田家老夫妇,鬓发如丝。桑柘树外,秋千荡漾,少女头上双鸦斜插花枝。转眼间,时光飞逝,行人匆匆,马上吟诗感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张巨制,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这幅千古名画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汴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繁华景象和城乡百态。其中,第十二帧“草堂”描绘的便是农村景象,而《草堂》曲则更加细致、生动地表现出了作者眼中的美丽景色和一片和谐的农村生活氛围。 曲中首句“鬓发已白的夫妇,活泼天真的孩子”,通过平淡、流畅的笔触,让读者确切地感受到这一家人从容、安详的氛围。接下来,“似雪的梨花,朦胧的柳树”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受。在这样恬静的氛围下,读者可以听到远处荆门上的犬吠,茅茨上的燕语,如此生动的场景勾勒出了一个天然、没有任何雕饰的美丽画卷。 在这个和谐的农村生活中,孩子们是无忧无虑的,在桑柘树上荡着秋千,梳着发髻,插着花枝,闲适、快乐。这种恬静、欢乐的氛围令路过的行人心旷神怡。作者在这里插入了自己的角色,写出了一幅“我在此时”的画面,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这幅画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整首词流畅自然,表达出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曲中所写景象喜人,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这种和谐的生活状态,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通过这首曲子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表达出对生命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农村生活画卷。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注释: 柳树萌芽:柳树开始长出嫩芽。 参差:不齐。 交杂:混杂在一起。 燕了呢喃:指燕子发出的啁啾声。 老瓦盆:盛酒盛水的陶制器皿。 桑林:桑树丛生的地方。 丫髻:两缕发辫盘在头顶上。 荡秋千:玩具之一,绳索系上座椅,在空中荡来荡去。 行路之人:指旅行的人。 吟哦:吟咏、吟唱。 译文及注释详情»


卢挚简介: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他于至元5年(1268)参加科举考试并成为进士,后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等职务。 卢挚的诗文和刘因、姚燧齐名,被尊称为“刘卢”、“姚卢”。他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等人交往甚密。卢挚的散曲如今仅存小令,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点绛唇》等。他还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等作品,以及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他的散曲内容多为怀古之作,表达对故国的深情怀念,也有不少描写山林逸趣和诗酒生活的作品。 虽然他的《疏斋集》已经失传,但现在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中收录了他的小令。 总的来说,卢挚是元代文坛上的杰出人物,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