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译文及注释:
簟上凄凉,灯光暗淡,睡意袭来又醒起。清商曲调在几处催促演奏?碎竹搭建的虚廊,枯萎的莲花浅浅地浮在水面,听不清声音是从何处传来。桐树的风吹又接着来,吹进潘郎的耳中,一根发簪插在愁绪中。曲调已经难以听清,半夜无用地怨离别。
阴虫的声音更加清晰,玉窗上挂着锦帘,疲倦的身体被惊响的檐铁吵醒。漏声断断续续地传来,高城上的钟声稀疏,野寺里的钟声清脆,遥远地传来凉爽的潮气呜咽。微弱的吟唱逐渐变得胆怯。惊讶地看到篱笆上的豆花开放,雨水筛过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皎洁的月光。
注释:
簟:竹席。凄:悲伤。灯暗:灯光昏暗。眠还起:睡觉醒来。清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曲调。碎竹虚廊:竹子碎裂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中回荡。枯莲浅渚:干枯的荷叶浮在浅水中。桐飙:桐树的风。潘郎: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愁发:忧愁的头发。难听:不好听。中宵:半夜。无用怨离别:抱怨分别已经没有用了。阴虫:夜间的虫鸣声。玉窗:用玉石做成的窗户。挑锦倦:疲倦地拉开锦帘。惊响:突然响起的声音。檐铁:屋檐上的铁片。漏断:漏水声停止了。高城:高墙。钟疏:钟声稀疏。野寺:偏僻的寺庙。遥送凉潮呜咽:远远传来凉爽的潮气,发出呜咽声。微吟:低声吟唱。怯:害怕。讶:惊讶。篱豆花:一种花卉。雨筛:雨水过滤。独自开门:一个人打开门。满庭都是月:院子里满是月光。
译文及注释详情»
厉鹗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清代文学家,也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之一。厉鹗在康熙五十九年中成功考中举人,但屡试进士却未能成功。由于家境贫困和性格孤僻,他的人生经历并不顺遂。 乾隆初年,厉鹗曾被推荐为鸿儒,但很快就被罢免了。他的性格内向,喜欢静心读书,爱好山水之景,尤其在诗歌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他擅长南宋诸家的诗作,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诗歌充满禅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厉鹗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作品,其中《宋诗纪事》记录了南宋及元代诗人的事迹和创作背景,成为研究古代诗歌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樊榭山房集》则是厉鹗的诗歌集,收录了他的大量诗歌作品。 总的来说,厉鹗虽然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