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拼音译文赏析

  • [
    qīng
    ]
    è
  • beǐ
    lái
    shǐ
    zuò
    fàn
    chá
    yóu
    wǎn
    cāng
    cāng
    wàng
    shōu
  • xiàn
    线
    huáng
    liú
    bēn
    diàn
    liǎng
    cán
    xuě
    jiē
    zhōu
  • jīn
    chén
    zhī
    xiàn
    tiān
    píng
    móu
  • míng
    qīng
    zhuāng
    yòu
    beì
    fēng
    qián
    cán
    kuì
    bái
    shā
    ōu

原文: 北来始作泛槎游,晚色苍苍望里收。
一线黄流奔禹甸,两涯残雪接徐州。
古今沉璧知无限,天地浮萍各自谋。
明日轻装又驴背,风前惭愧白沙鸥。



译文及注释
北方来到,开始乘着竹筏游玩,晚霞苍苍,眺望远方。

一条黄色的河流奔流至禹甸,两岸残留的雪接连着徐州。

古今的珍宝沉淀在深处,天地间的浮萍各自寻找自己的归宿。

明天轻装上路,再次骑着驴背,面对风前,惭愧于白沙鸥的自由。
注释:
北来:指作者从南方来到北方。
泛槎游:指作者乘坐小船在江河上游玩。
晚色苍苍:指夕阳下的景色显得苍凉。
望里收:指远处的景色渐渐消失。
一线黄流:指江河的水流。
奔禹甸:指江河的水流向黄帝和尧舜的故乡禹甸。
两涯残雪:指江河两岸的残雪。
接徐州:指残雪一直延伸到徐州。
沉璧:指传说中的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石。
天地浮萍:指人生短暂,如同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各自谋: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追求。
轻装:指行李不多。
驴背:指作者乘坐驴子出行。
惭愧:指作者感到惭愧。
白沙鸥:指一种常见的海鸟,可能是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的。


译文及注释详情»


厉鹗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清代文学家,也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之一。厉鹗在康熙五十九年中成功考中举人,但屡试进士却未能成功。由于家境贫困和性格孤僻,他的人生经历并不顺遂。 乾隆初年,厉鹗曾被推荐为鸿儒,但很快就被罢免了。他的性格内向,喜欢静心读书,爱好山水之景,尤其在诗歌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他擅长南宋诸家的诗作,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诗歌充满禅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厉鹗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作品,其中《宋诗纪事》记录了南宋及元代诗人的事迹和创作背景,成为研究古代诗歌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樊榭山房集》则是厉鹗的诗歌集,收录了他的大量诗歌作品。 总的来说,厉鹗虽然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