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雨》拼音译文赏析

  • cháng
    xiāng
    ·
  • [
    sòng
    ]
    wàn
    yǒng
  • shēng
    shēng
    gēng
    gēng
    chuāng
    wài
    jiāo
    chuāng
    dēng
    shí
    xiàn
    qíng
    mèng
    nán
    chéng
    hèn
    nán
    píng
    dào
    chóu
    rén
    tīng
    kōng
    jiē
    dào
    míng

原文: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相关标签:写雨宋词精选写人

译文及注释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此句中的“一声声,一更更”指的是虫鸣声和钟声,表示时间的流逝。芭蕉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常生长在庭院或花园中,此处用以描绘窗外的景象。灯光则暗示着室内有人,可能是主人或是诗人自己。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了无限的情感,但梦想难以实现,恨意难以平息。他认为,即使是愁苦的人也应该欣赏这美好的景象,而不是被它所困扰。最后一句“空阶滴到明”则是在描述夜晚的寂静,只有滴水声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
注释:
一声声:形容声音连续不断地传来。

一更更:形容时间的流逝,一更指晚上9点至11点的一段时间,更替指更换。

窗外芭蕉窗里灯:窗外的芭蕉树和窗内的灯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室内外的不同氛围。

此时无限情:指此时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难以言表。

梦难成:指梦想难以实现。

恨难平:指心中的怨恨难以平息。

不道愁人不喜听:表示即使是悲伤的话语,也应该被倾听和理解。

空阶滴到明:形容时间的流逝,空阶指空荡荡的台阶,滴到明指时间已经到了深夜。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长相思·雨》词作者不详,与另一首《长相思·山驿》词意相似,写法和用韵也很相似,很可能是同时创作的。这首词用“空”字形容了台阶,空阶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全词没有出现“雨”字,但透过对夜雨声的描写,抒发了失眠者内心的愁苦之情。词中“一声声”形容雨声的稠密,“一更更”形容雨不断绝,而失眠者则侧耳倾听,度过漫长的夜晚。“窗外芭蕉”因为雨打击而显现,与“声声”形成呼应;“窗里灯”闪烁着夜晚的光亮,凸显出“更更”的意境。无论“愁人”是喜欢听雨还是讨厌听雨,雨却一直下不停,“空阶滴到明”。作者强调了“空”这个词,体现了诗人离人寂寞孤苦的感受,而“愁人”在漫漫长夜中难以入眠,才会知道雨一直下到了天明。整篇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让人在读时心情澎湃,思绪万千。 赏析详情»


万俟咏简介: 万俟咏,出生和逝世的年份均不详,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词人。他的字号是雅言,自称词隐、大梁词隐。据《碧鸡漫志》卷2记载,哲宗元佑时期,他已以诗赋见称于时。然而,他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痴迷于歌酒之乐。 他自称“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被召试补官,并授予大晟府制撰职务。 绍兴五年(1135年),担任下州文学一职。 他善于使用音律,能够创造出新的声音。 万俟咏的词作品,学习了柳永的风格,现存有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