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译文及注释:
露水滴在花朵和烟草上,五彩云朵和三座孤岛显得格外寂寞,此时正是深春时节。美人的容貌逐渐减退,但她的香气仍然能够引起人的心动。
竹林稀疏,空槛静谧,松树茂密,醮坛阴凉。刘郎为何离去,消息沉寂不传。
注释:
露花烟草:露水滴在花草上,形成露珠,烟草指烟雾缭绕的草地景象。
寂寞五云三岛:形容景色清幽,无人烟的孤寂之美。五云三岛指的是远处的山峰和海岛。
貌减潜消玉:形容人的容貌逐渐消瘦,不再像玉一样光洁美丽。
香残尚惹襟:形容香气依然残留在衣襟上,令人回味无穷。
竹疏虚槛静:竹子稀疏地生长在空旷的栏杆上,形成一片宁静的景象。
松密醮坛阴:松树茂密地生长在祭坛周围,形成一片阴凉的景象。
何事刘郎去?信沉沉:刘郎是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离去的惋惜和思念之情。信沉沉指的是心中的忧愁和沉重。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首词《露花》写了女道士思念情人的心情,首先通过前三句描述了她所处环境的清幽和美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貌减”二句,描绘了她因为思念情人而变得憔悴不堪。在这种境遇下,她想起了之前和情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便以“余香”作为一种安慰,希望对方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思念之情。
下片则更加深入地描写了女道士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开头二句写出了周围的清冷阴森,让她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而最后两句更是脱口而出的情真意切之言,表现出她内心深处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清幽、温婉的语言描绘女道士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交替描写,深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余香的使用也更加突出了她的道士身份,通过文学的形式深入探讨了情感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整篇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评析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中出现的一些词语和人物需要进行注释:
1. 五云三岛:指仙家所居之处,其中“五云”指青、白、赤、黑、黄五色瑞云,而“三岛”则包括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在其中居住着诸多仙人及不死药。
2. 醮坛:是道家求神之台,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祭神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醮坛常被用来祈求平安、健康等愿望。
3. 刘郎:泛指所念之人,这里具体指刘晨。据传说,刘晨与阮肇二人曾在天台山附近采药时迷失道路,意外遇到了数位仙女,并在那里度过了几个月的美好时光。
4. 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之地,相传其中居住着无数仙人及不死药,是一个充满仙气和神秘感的地方。
5. 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长恨歌》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描绘了许多美丽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
6. 神仙传、续齐谐记:这两部书都是中国古代小说,其中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仙侠故事等。在这里,它们被用来解释刘郎这一词语的来源和含义。
注释详情»
张泌简介: 张泌(生卒年不详),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与韩偓(842-914)生卒年相当。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晚唐时期,也就是历史发展的末期。尽管张泌的生卒年无法确定,但从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他曾在唐朝后期活跃于文坛。 张泌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文、诗、赋等,其中以其散文最具代表性。在张泌的文学创作中,他善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文思更显奇崛瑰丽,充满了艺术魅力。张泌的文学成就备受认可,他被誉为“唐代文坛第一名流”。 虽然张泌的生平不详,但其著作的影响却长久流传至今,显示出张泌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