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译文及注释: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注释:
鸡鸣风雨潇潇:形容天气阴沉,风雨交加。
侧身天地无刘表:指刘表在世时,曹操曾经向他投降,但刘表却拒绝了,因此在他死后,天地间再也没有刘表这个人了。
啼鹃迸泪:形容鸟儿悲鸣。
落花飘恨:形容花儿凋谢,寄托着人们的离愁别绪。
断魂飞绕:形容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无法自拔。
月暗云霄:形容天空阴沉,月亮被云遮住。
星沈烟水:形容天空昏暗,星星被云雾遮住。
角声清袅:形容乐器声音悠扬,如同天籁之音。
问登楼王粲:指唐代文学家王粲,他曾经写过一首《登楼赋》。
镜中白发:指人老了,头发变白。
今宵又添多少:指时间流逝,岁月不饶人。
极目乡关何处:形容远方的故乡和关隘。
渺青山髻螺低小:形容远方的景色模糊不清。
几回好梦:指曾经的美好回忆。
随风归去:指时间流逝,过去的美好回忆已经随风而逝。
被渠遮了:指时间的流逝,让人们无法再回到过去。
宝瑟弦僵:形容乐器不再发声。
玉笙指冷:形容乐器冷落无人弹奏。
冥鸿天杪:形容鸟儿飞得很高,消失在天际。
但侵阶莎草:形容草木茂盛,生命力顽强。
满庭绿树: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不知昏晓:形容时间的流逝,人们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天。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基简介: 刘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人物,被誉为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了帝业、开创了明朝,并尽力保持了国家的安定。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甚至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在文学史上,他与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基被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注释: 刘基: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刘基曾辅佐他完成帝业。 诸葛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刘基被后人比作他。 太师: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权力高于丞相。 文成:刘基的谥号,表示他的文学成就。 三大家:指明初诗文中最有名的三个人,包括刘基、宋濂、高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和刘基都是能够治理天下的军事谋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