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咏小卿
释卷挑灯,攀今览古;妒日嫌风,埋云怨雨。因观金斗遗文,故造绿窗新语。自忖度,有窨腹,好做得是也有钞茶商,好行得差也能文士夫。
【紫花儿】苏娘娘本贪也欲也,冯员外既与之求之,双解元怎羡乎嗟呼?但常见酬歌买笑,谁再睹沾酒当垆。哎!青蚨,压碎那茶药琴棋笔砚书。今日小生做个盟甫,改正那村纣的冯魁,疏驳那俊雅的通叔。
【小桃红】当时去底遇娇姝,嫩蕊曾分付,便合根尽掘去。自情疏,直教他连愁嫁作商人妇。刬的进功名仕途,直赶到风波深处,双渐你可甚"君子断其初"?
【金蕉叶】微雨洗丹枫秀谷。薄雾锁白蘋断浒;零露湿苍苔浅渚,明月冷黄芦远浦。
【调笑令】那其间美女,搂着村夫,怎做得贤愚不并居?便休题书中有女颜如玉,偏那双通叔不者也之乎?他也曾悬头刺股将经史读,他几曾寻得个落雁沉鱼?
【秃厮儿】双渐正瑶琴自抚,冯魁正红袖双扶。双渐正弹成满江肠断曲,冯魁正倒金壶,饮芳醑。
【圣药王】双渐正眉不疏,冯魁正兴未足。双渐正闷随江水恨吞吴,冯魁正乐有余。双渐正愁怎除,冯魁正写成今世不休书。双渐正嫌杀影儿孤。
【屋】寻思两个闲人物,判风月才人记取:将俊名儿双渐行且权除,把俏字儿冯魁行暂时与。
译文及注释:
咏小卿
解开卷轴,点亮灯火,攀看今古;嫉妒阳光,厌恶风雨。因为观看金斗留下的文物,所以创作了新的诗篇。自我评估,有一些才华,可以做茶商,也可以成为文士。
紫花儿
苏娘娘本来贪欲,冯员外与她求爱,双方都满足了,怎么还会羡慕呢?但是她常常用歌舞来卖笑,谁还会再去喝酒呢?哎!青蚨,压碎那茶药琴棋笔砚书。今天我要做一个改革者,改正那个村里的暴君冯魁,驳斥那个俊雅的通叔。
小桃红
当时我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曾经告诉我,要把嫩芽全部挖掉。我自己的感情疏远,却让她嫁给了商人。我一路上努力进取功名,一直赶到了风波深处,但是你可曾听说过“君子断其初”?
金蕉叶
微雨洗净了红枫,薄雾笼罩着白蘋,零露湿润了浅绿苔,明月冷冽着黄芦,远远望去,美景如画。
调笑令
那里面的美女,搂着村夫,怎么能让聪明和愚蠢不共存呢?不要再提书中有女颜如玉了,那个通叔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他曾经刻苦钻研经史,但是他从未找到过失落的雁和沉没的鱼。
秃厮儿
双渐正自抚着瑶琴,冯魁正双手扶着红袖。双渐正弹奏着悲伤的曲子,冯魁正倒着金壶,喝着芳醑。
圣药王
双渐正眉头紧锁,冯魁正兴致勃勃。双渐正郁闷着,像江水一样怨恨吞噬吴国,冯魁正快乐着,感觉还不够。双渐正愁眉苦脸,冯魁正写下了永不停歇的书。双渐正嫌弃自己的影子孤独无助。
屋
思考着两个闲散的人,评判他们的才华和风月,将俊名的双渐暂时放下,把俏字的冯魁暂时提起。
注释:
咏小卿:指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字是小卿。
卷挑灯:指翻阅书籍时点起灯来。
金斗遗文: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金刚经序》。
绿窗新语:指自己创作的新诗。
窨腹:指有才华但不为人知。
钞茶商:指卖茶叶的商人。
文士夫:指有文化修养的人。
苏娘娘:指唐代著名美女苏小小。
冯员外:指唐代官员冯行宝。
双解元:指唐代文学家元稹和元结。
酬歌买笑:指唐代妓女为了赚钱而唱歌卖笑。
沾酒当垆:指唐代妓女在酒楼当垆卖酒。
青蚨:指一种昆虫,用来比喻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
村纣:指村里的恶霸。
通叔:指有才华的人。
嫩蕊:指花朵的嫩芽。
商人妇:指嫁给商人的女子。
进功名仕途:指考中进士后走上官场。
风波深处:指官场的险恶之处。
君子断其初:指君子要从小事做起,防止走上错误的道路。
微雨洗丹枫秀谷:指细雨洗涤着红枫和秀谷。
白蘋:指水草。
断浒:指水中的浅滩。
苍苔:指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
黄芦:指生长在水边的芦苇。
调笑令:指一种唐代的诗歌形式,以调侃为主题。
村夫:指农村男子。
女颜如玉:指美女。
通叔不者也:指没有才华的人。
悬头刺股:指为了学习而刻苦努力。
落雁沉鱼:指美女的容貌和风姿。
秃厮儿:指一种唐代的诗歌形式,以调侃为主题。
瑶琴:指古琴。
金壶:指酒壶。
芳醑:指美酒。
眉不疏:指眉毛浓密。
闷随江水恨吞吴:指心中郁闷,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写成今世不休书:指写下来的诗歌流传至今。
杀影儿孤:指心中的烦恼像孤影一样难以消散。
风月才人:指有才华的人。
俊名儿:指有才华的人的名字。
俏字儿:指美女的名字。
译文及注释详情»
周文质简介: 周文质(?-1334)是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他生卒年的具体时间不详。周文质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两人友情深厚,形影不离,经常一起创作和交流文学艺术。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尤其擅长写散曲和杂剧,作品风格新颖独特,为当时文坛所称道。 《录鬼簿》对周文质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描绘了他的体貌特征和文学才华。他身材清瘦,学识渊博,文笔新奇,善于丹青,能歌舞,擅长明曲调和谐音律,性格豪侠,好事敬客善画画。周文质曾就职于路吏,但文学天赋极高,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据记载,他创作了四种杂剧和多首小令和套曲,其中现存较完整的作品为《苏武还乡》残曲。 尽管周文质的生平资料并不充分,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对散曲和杂剧的推广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