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满阶红影月昏黄,玉炉催换香。碧窗娇困懒梳妆。粉沾金缕裳。
鸾髻耸,黛眉长。烛光分两行。许谁骑鹤上维扬。温柔和醉乡。
译文及注释:
满阶红影月昏黄,玉炉催换香。
满阶:整个台阶
红影:红色的光影
月昏黄:月亮昏暗黄色
玉炉:用玉石制成的香炉
催换:催促更换
香:指香料
碧窗娇困懒梳妆。
碧窗:绿色的窗户
娇困:娇嫩而困倦
懒梳妆:懒散地梳妆打扮
粉沾金缕裳。
粉:指脸上的粉饰
沾:沾染
金缕裳:用金线绣成的裙子
鸾髻耸,黛眉长。
鸾髻:高高盘起的发髻
耸:高耸
黛眉:用黛粉画成的眉毛
烛光分两行。
烛光:蜡烛的光亮
分两行:分成两排
许谁骑鹤上维扬。
许谁:不知道是谁
骑鹤:骑在仙鹤上
维扬:指扬州
温柔和醉乡。
温柔:柔和温暖的氛围
和醉乡:与陶醉的心境相伴
注释:
满阶红影月昏黄:满阶上红色的影子,月亮昏黄。
玉炉催换香:玉炉催促更换香。
碧窗娇困懒梳妆:碧色窗户上,女子娇困地懒洋洋地梳妆。
粉沾金缕裳:粉末沾染在金色的衣裳上。
鸾髻耸:鸾鸟形状的发髻高耸。
黛眉长:黑色的眉毛长而浓密。
烛光分两行:烛光分成两行。
许谁骑鹤上维扬:不知道是谁骑着仙鹤去维扬。
温柔和醉乡:柔情蜜意和陶醉的乡村。
译文及注释详情»
孙惟信简介: 孙惟信(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享年六十五岁。他是开封(今属河南)人,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孙惟信始婚于婺,后离婺出游,留苏、杭时间最长。他一生简约清真,没有长物,躬婪而食。孙惟信的名声在江、浙一带很高,在当时的文化界和社交界颇有地位。 孙惟信的文学才华很高,善于写诗、词和赋,并以词为重,被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称为“太平时节闲人”,说明他的文学成就较高,但并未从政。他曾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好,刘克庄为其撰墓志铭,赞扬他“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神起舞,越石之壮也”。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孙花翁有《花翁集》一卷和《花翁词》一卷,但《 花翁词 》已经失传。沈义父《乐府指迷》认为他的词善于运用意境,但有时在雅正中也会夹杂一两句市井话。 最终,孙惟信于淳祐三年客死钱塘,享年六十五岁。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社交界和文化界的高度评价,以至于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可见其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