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娘窗户。梦入阳台雨。小别殷勤留不住。恨满飞花落絮。
一天晓月檐西。马嘶风拂罗衣。分付许多风致,送人行下楼儿。
译文及注释:
秋娘窗户。
梦入阳台雨。
小别殷勤留不住。
恨满飞花落絮。
一天晓月檐西。
马嘶风拂罗衣。
分付许多风致,
送人行下楼儿。
秋娘窗户:秋娘的窗户。
梦入阳台雨:梦中进入阳台,下起了雨。
小别殷勤留不住:短暂的离别无法挽留。
恨满飞花落絮:心中充满了遗憾,飞花和落絮纷纷飘落。
一天晓月檐西:一天清晨,月亮挂在屋檐的西边。
马嘶风拂罗衣:马嘶声和风拂动着罗衣。
分付许多风致:吩咐了许多风景。
送人行下楼儿:送别的人下楼走了。
注释:
秋娘窗户:指秋娘的窗户,秋娘是指古代的美女。
梦入阳台雨:梦中进入阳台,突然下起了雨。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梦中遇到了美丽的景色。
小别殷勤留不住:指离别时,虽然彼此都很舍不得,但无法阻止离别的发生。
恨满飞花落絮:心中充满了恨意,就像飞舞的花瓣和絮状物一样。
一天晓月檐西:指天亮时,月亮还挂在屋檐的西边。
马嘶风拂罗衣:马嘶声和风吹拂着罗衣,形容离别时的凄凉和悲伤。
分付许多风致:指嘱咐风儿传达许多美好的风景和情感。
送人行下楼儿:指送别的人下楼。
译文及注释详情»
孙惟信简介: 孙惟信(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享年六十五岁。他是开封(今属河南)人,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孙惟信始婚于婺,后离婺出游,留苏、杭时间最长。他一生简约清真,没有长物,躬婪而食。孙惟信的名声在江、浙一带很高,在当时的文化界和社交界颇有地位。 孙惟信的文学才华很高,善于写诗、词和赋,并以词为重,被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称为“太平时节闲人”,说明他的文学成就较高,但并未从政。他曾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好,刘克庄为其撰墓志铭,赞扬他“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神起舞,越石之壮也”。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孙花翁有《花翁集》一卷和《花翁词》一卷,但《 花翁词 》已经失传。沈义父《乐府指迷》认为他的词善于运用意境,但有时在雅正中也会夹杂一两句市井话。 最终,孙惟信于淳祐三年客死钱塘,享年六十五岁。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社交界和文化界的高度评价,以至于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可见其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