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荣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译文及注释:
璧月小红楼,指的是一座小红楼,月亮像玉璧一样明亮。听到吹箫声,想起了过去的游玩。寒霜使得阑干上的天空像水一样清澈,这是在扬州。薄幸的声名总是令人忧愁。
尘暗了鹔鹴裘,指的是一件鹔鹴皮裘袍,被尘土覆盖了。曾经用针线绣制的玉指柔,现在已经不再荣耀。一场梦醒来已经三十年,让人不禁叹息。空留下白发,只为了追求梅花的纯洁。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词人孙惟信晚年的自我反省和自责。孙惟信大半生都是过着漂泊不定、放任不羁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态度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的名声。然而到了晚年时,当他回首过去时,他心中唯独对于妻子亲手缝制的御寒大衣产生了“空为梅花”的恨意,这一点也许让他感到自己曾经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忽略了自己身边原本应该珍视的人和事。因此,他开始对于自己所谓的“薄幸声名”深深地自责、自愧、自悔。而正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写下了这首词。整首词显然充满了深沉的自省和后悔之情,反映出词人已经在晚年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并在深刻地思考自己的过错和不足。这些情感也让整首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词是一首关于漂泊生涯和怀念妻子的作品。上片描绘了词人回忆过去旅行的场景,下片则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在词的开头,作者通过描写璧月和小红楼引出了对往事的回忆,并以听到箫声为契机,勾起了更多的感伤。洞箫和望月是表达思乡情绪的常用形象符号,而“忆旧游”二字也正是以此为起因而引发出来的。接着,词人描述自己凭栏眺望时的感受,如霜冷阑干般清冷孤寂,这一系列场景也勾起了他对扬州和杜牧的回忆,彰显了他对往事的深沉情感。词的结尾,作者借用了杜牧的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抒发了自己一生放任不羁却仍然得不到真正幸福的愁怨之情。整首词虽然对过去的往事和晚年的自我反省有所描绘,但主题却是妻子和思念,使整首词更具有感人的情感表达力。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小红楼上。传来的箫声让我把往事回想。寒霜冷透栏杆,天空像河水一样清凉,想起扬州,那薄情的声名总是让我愁伤。灰尘蒙盖了雁羽做的衣裳,缝制它曾让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过去犹如大梦一场,风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对梅花叹息,眼下我已白发苍苍!
注释:
1. 圆圆的月亮:诗中以月亮作为景物,既是诗人所处环境的自然风光,也是抒发内心思绪和情感的意象。
2. 小红楼:古代园林建筑,多作为公子王孙的游乐之所。本诗中小红楼也是诗人所处的环境,更是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不舍和怀念。
3. 箫声:箫是一种吹奏乐器,而箫声先后在古代文学中成为描写情感、抒发思绪的动听符号。
4. 寒霜冷透栏杆:寒霜冰冷,透过栏杆如同刺骨之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感受的冷酷与孤独。
5. 河水一样清凉:引伸比喻,将天空与河水相提并论,表达出空气清新、凉爽的感觉,进一步强化诗人心情的无助和凄凉。
6. 扬州:指唐宋时期著名城市扬州。在历史上,扬州素来被称为“江南佳丽地”,是各种流派文艺的活跃中心。
7. 声名:指世人对诗人或者所描绘的人物留下的印象或评价。在此,指扬州作风男女之间的轻浮,以及虚荣、贪婪等不良声名。
8. 雁羽做的衣裳:雁羽是一种高级材料,用于缝制衣服,也是杨贵妃等古代美女衣衫的常用材料,此处更是借用了这种材料来描绘这些衣服的高贵和精美。
9. 犹如大梦一场:意为三十年过去,仿佛是一场飘忽不定的梦境。强调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现实和哀怨之情。
10. 梅花:因为梅花具有坚韧不拔、清雅高洁的特点,所以诗中把梅花作为抒发思念、凄凉的形象符号。
译文及注释详情»
孙惟信简介: 孙惟信(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享年六十五岁。他是开封(今属河南)人,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孙惟信始婚于婺,后离婺出游,留苏、杭时间最长。他一生简约清真,没有长物,躬婪而食。孙惟信的名声在江、浙一带很高,在当时的文化界和社交界颇有地位。 孙惟信的文学才华很高,善于写诗、词和赋,并以词为重,被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称为“太平时节闲人”,说明他的文学成就较高,但并未从政。他曾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好,刘克庄为其撰墓志铭,赞扬他“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神起舞,越石之壮也”。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孙花翁有《花翁集》一卷和《花翁词》一卷,但《 花翁词 》已经失传。沈义父《乐府指迷》认为他的词善于运用意境,但有时在雅正中也会夹杂一两句市井话。 最终,孙惟信于淳祐三年客死钱塘,享年六十五岁。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社交界和文化界的高度评价,以至于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可见其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