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拼音译文赏析

  • yáo
    huā
  • [
    sòng
    ]
    wāng
    yuán
    liáng
  • tiān
    zhōng
    shù
    gāo
    líng
    lóng
    xiàng
    zhuó
    yīng
    tíng
    fán
    zhī
    zhuì
    kaī
    duǒ
    duǒ
    jiǔ
    chū
    feī
    qióng
    huán
    táng
    chāng
    céng
    jiàn
    yǒu
    lái
    sòng
    chūn
    gēng
    yuè
    xiān
    xiāng
    zhì
    càn
    rán
    yōu
  • jiāng
    huái
    juàn
    zài
    yóu
    fǎng
    访
    hòu
    qióng
    yīng
    shù
    qīng
    pān
    tiáo
    qiā
    gān
    xiù
    lái
    shàng
    yǒu
    weī
    weī
    qīng
    què
    tiān
    shàng
    liè
    yàn
    shǎng
    cuī
    guī
    hòu
    shí
    chóng
    zhé
    rén
    jiān
    shèng
    qiān
    huá
    zhuāng
    shù

原文: 天中树木,高耸玲珑,向濯缨亭曲。繁枝缀玉。开朵朵九出。飞琼环簇。唐昌曾见,有玉女、来送春目,更月夜、八仙相聚。素质粲然幽独。
江淮倦客再游,访后土琼英,树已倾覆,攀条掐干,细嗅来、尚有微微清馥。却疑天上列燕赏,催汝归速。恐后时、重谪人间,剩把铅华妆束。



译文及注释
天空中的树木,高耸而精致,向着濯缨亭的曲线延伸。繁密的枝条上点缀着玉石。花朵一朵朵开放,共有九朵。飞舞的珍珠环绕其间。唐昌曾经见过,有一位玉女,前来送春的目的,还有月夜里,八仙相聚的景象。素质高雅,幽静而独特。

江淮地区的疲倦旅客再次游览,寻找后土的琼英。树木已经倾覆,攀爬着枝条,掐干,细细地嗅闻,仍然有微微的清香。却怀疑天上的燕子在观赏,催促你快速归去。恐怕在后来的时候,再次被谪居人间,只剩下虚华的装束。
注释:
天中树木:指天空中的树木,形容树木高耸玲珑。
向濯缨亭曲:指树木向濯缨亭弯曲倾斜。
繁枝缀玉:形容树枝上挂满了像玉一样的东西,比喻树木繁茂。
开朵朵九出:形容树上开满了花朵,每朵花都有九瓣。
飞琼环簇:形容花朵像飞舞的珍珠一样围绕着树上。
唐昌曾见:指唐朝的文人唐昌龄曾经见过。
有玉女、来送春目:指有仙女来送春天的景象。
更月夜、八仙相聚:指更夜时分,八仙聚集在一起。
素质粲然幽独:形容景色清幽而独特。

江淮倦客再游:指江淮地区疲倦的旅客再次游览。
访后土琼英:指寻找故土中的美丽女子。
树已倾覆:指树木已经倾斜倒下。
攀条掐干:指攀爬树干,摘取树枝。
细嗅来、尚有微微清馥:细细嗅闻,仍然有淡淡的清香。
却疑天上列燕赏:却怀疑天上的燕子在欣赏。
催汝归速:催促你快速回去。
恐后时、重谪人间:担心以后再次被贬谪到人间。
剩把铅华妆束:剩下的只能把妆容收拾起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别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出生地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琳的第三子,其家族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汪元量擅长琴艺,因此被聘为宫廷琴师,并以善琴供奉宫掖,备受赞誉。但是在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失陷后,他随三宫入燕。曾经拜访了文天祥,体现了他的不屈精神。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汪元量出家为道士,获得南归。之后,他在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往来,终老于湖山。他的诗歌作品多记录了国亡前后的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汪元量的诗歌风格激越豪放,时人有“诗史”之称,与唐代杜甫齐名。他主要的诗集包括《水云集》和《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