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之淳,入长乐境,平诸盗、越两旬肃清,八月朔师还。山人何某谨拜手歌沁园春持献,以尾凯歌之后尘。词曰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D753獠,划去连营。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
西风吹下天声。看万骑貔貅入井陉。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海濒赤子,天日开明。事业方来,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偶生。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
译文及注释:
之淳,进入长乐境,平定了各种盗贼,越过了两个旬的肃清,八月初一师回来。山人何某谨慎地拜手歌唱沁园春,以结束凯歌之后的尘埃。歌词如下:
穿着华丽的衮衣绣裳,手持彤弓卢矢,是山西将门。自从雪岭蓬婆,夷为平地,炎州的野蛮人,被赶走了连营。吴越的儿童,江淮的草木,七次见到元戎,知道了他的名字。谁能知道,这个小小的角落,还需要借助麾旌的力量。
西风吹来天上的声音。看着万骑的貔貅进入井陉。那边的山上有魍魉,雷霆震击,海边有赤子,天空明亮。事业正在发展,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会偶然出生。从此以后,看着云台翼轸,麟阁丹青。
注释:
之淳:指古代文人之一,可能是诗人的名字。
长乐境:指长乐宫,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
平诸盗、越两旬肃清:指平定了盗贼和越国的叛乱,历时20天。
八月朔师还:指在八月初一时,军队返回。
山人何某:指山中的人,姓名未知。
沁园春:指在春天的园子里。
尾凯歌之后尘:指在胜利的喜悦中,尾随着胜利者的尘土。
衮衣绣裳:指华丽的衣服。
彤弓卢矢:指红色的弓和箭。
山西将门:指山西地区的将门世家。
自雪岭蓬婆:指从雪山上下来。
夷成坦道:指平定了战乱,道路变得平坦。
炎州獠:指炎州地区的蛮夷。
划去连营:指消灭了敌人的营寨。
吴越儿童:指吴越地区的儿童。
江淮草木:指江淮地区的植物。
七见元戎识姓名:指七次见到了元戎,并知道了他的名字。
尚借麾旌:指仍然需要借用旗帜来指挥军队。
西风吹下天声:指西风吹来了天上的声音。
万骑貔貅入井陉:指万骑的士兵进入了井陉。
彼山棚魍魉:指那边山上的妖怪。
雷霆震击:指雷电的震击。
海濒赤子:指海边的婴儿。
天日开明:指天空明亮。
事业方来:指事业的进展。
乾坤无尽:指天地无穷无尽。
千古英雄不偶生:指千古英雄不是偶然出现的。
从兹去:指从此以后离开。
云台翼轸:指云台上的翅膀展开。
麟阁丹青:指麟阁上的红色画卷。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何梦桂简介: 何梦桂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他来自浙江淳安县,生卒年均不详,大致可以确定他在宋度宗咸淳中前后生活。据了解,何梦桂在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考中进士,并担任太常博士、监察御史官及大理寺卿等职务。 在任大理寺卿期间,何梦桂因为患病而引疾离开官场,返回浙江省筑室小酉源,隐居于此。到了元朝至元年间,他虽然被数次召回,但都未能复出。最终,何梦桂在家中逝世。 何梦桂精通易经,著有《易衍》和《中庸致用》等书。《易衍》是一本关于易经卦爻的注解与阐释,而《中庸致用》则是对孟子的学说进行的概括和阐述。这些著作都对当时文化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易经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