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赋月潭主人荷花障)》拼音译文赏析

  • qìn
    yuán
    chūn
    yuè
    tán
    zhǔ
    rén
    huā
    zhàng
  • [
    sòng
    ]
    chén
    rén
    jié
  • yún
    jǐn
    tíng
    西
    shī
    rén
    paī
    jiǔ
    chuán
    kàn
    luò
    chuān
    feī
    jǐn
    qīn
    zhào
    shuǐ
    hàn
    gāo
    yóu
    peì
    yáo
    yān
    qiū
    lǎo
    fāng
    xīn
    kōng
    yàn
    zhì
    weí
    jiàn
    hán
    shuāng
    diāo
    yuán
    zhēng
    zhī
    dào
    yǒu
    西
    yuè
    cháng
    zài
    zūn
    qián
  • wán
    hóng
    zhàng
    xiāng
    xiān
    gēng
    tán
    jìng
    zhī
    zhēn
    xiān
    xiàng
    fēng
    xuān
    yáo
    dòng
    dàn
    xiāng
    ěr
    cóng
    yǎn
    yìng
    shì
    tiān
    rán
    beì
    shēng
    yān
    xīn
    yuè
    yíng
    cǎi
    lián
    chén
    gōng
    xiū
    zhōng
    xìng
    mǎn
    yín
    biān

原文: 云锦亭西,记与诗人,拍浮酒船。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秋老芳心,波空艳质,惟见寒霜凋碧圆。争知道,有西湖五月,长在尊前。
素纨红障相鲜。更澹静一枝真叶仙。向风轩摇动,但无香耳,蓼丛掩映,自是天然。猊背生烟,蜡心吐月,赢得吴娃歌采莲。陈公子,似日休钟爱,兴满吟边。



译文及注释
云锦亭西,记与诗人,拍浮酒船。
云锦亭的西边,我与诗人相遇,一起拍浮酒船。
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
看着洛川的妃子,锦衾映照在水中,汉皋的游女,玉佩摇曳着烟雾。
秋老芳心,波空艳质,惟见寒霜凋碧圆。
秋天老去的芳心,波浪空荡的美丽,只见寒霜凋谢碧色的圆月。
争知道,有西湖五月,长在尊前。
谁知道,西湖的五月,长久地存在于我的心中。

素纨红障相鲜。
素纨红障相映格外鲜艳。
更澹静一枝真叶仙。
更加宁静的一枝真叶如仙境般。
向风轩摇动,但无香耳,蓼丛掩映,自是天然。
在风中摇曳,却没有香味,蓼丛中隐蔽,自然而然。
猊背生烟,蜡心吐月,赢得吴娃歌采莲。
猊背上冒出烟雾,蜡烛心中吐出月光,赢得吴娃歌唱采莲。
陈公子,似日休钟爱,兴满吟边。
陈公子,像太阳一样停止钟爱,兴致满满地吟唱在边上。
注释:
云锦亭西:指云锦亭的西边,表示诗人所在的位置。
记与诗人:与诗人一同记录、留下。
拍浮酒船:拍打着漂浮的酒船,可能是指诗人与妃子一同欢饮。
洛川妃子:指洛川地区的美女。
锦衾照水:锦缎的被子映照在水面上,形容美女的容颜如锦缎一般美丽。
汉皋游女:指在汉皋地区游玩的女子。
玉佩摇烟:玉佩摇曳起烟雾,形容美女的动作婉约。
秋老芳心:秋天的寂寞之心。
波空艳质:水波中空灵的美丽。
寒霜凋碧圆:寒霜凋谢了碧色的圆形物体,可能指秋天的荷花凋谢。
西湖五月:指五月的西湖,表示美丽的景色。
长在尊前:一直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素纨红障:白色纱帐上绣着红色花纹,形容美丽的帷幕。
一枝真叶仙:一枝真实的仙人掌叶子,形容美丽的景色。
向风轩摇动:在风中摇曳,形容美丽的景色。
但无香耳:只是没有香味。
蓼丛掩映:蓼草丛中遮掩着。
自是天然:自然而然的景色。
猊背生烟:石狮子的背上冒出烟雾。
蜡心吐月:蜡烛燃烧时吐出的月光。
吴娃歌采莲:吴地的女子唱着歌采莲花。
陈公子:指陈子昂,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似日休钟爱:像太阳一样停止钟爱。
兴满吟边:情绪高涨地吟诵边塞之事。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人杰简介: 石延年是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和书法家,字曼卿,号安仁。他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后因幽州被契丹割让,他的家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石延年多次参加官试,但未能通过,直到真宗年间,他以右班殿直的身份,改任太常寺太祝,后累迁大理寺丞,最终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他与欧阳修、杜默一起被称为北宋文学家“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