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正好趁东门官柳新。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译文及注释: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咄咄:形容老态龙钟的样子
衰翁:年老体衰的老人
向羽:指向羽山,即指向远方
书中:指写信
又过一春:又度过了一个春天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正老怀梦想:年老仍怀有梦想
扁舟访剡:乘着小船去拜访剡县(现在的绍兴市)
壮图惭负:壮丽的景色让人感到惭愧
万里城并:指中国的大城市
溟翼上之:指飞翔在天空中
冀群空矣:希望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自此阳关无故人:从此以后阳关(指边境)上没有熟悉的人了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岷江路:指岷江沿岸的道路
忆一番风浪:回忆起一番风雨飘摇的经历
三月烟尘:指春天的景色
美哉乐事良辰。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美哉:表示赞叹之情
乐事良辰:快乐的时光
正好趁:正好趁着
东门官柳新:指东门外的柳树新发的嫩叶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且舒晴慷慨:暂且放松心情,豪情万丈
何须感旧:为何要感慨过去
转头解后:转过头来解开束缚
未必犹今:未必不如现在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问讯南楼:询问南楼的消息
劳还西戍:辛苦地返回西戍(边境)
君为楚歌侬越吟:你为楚歌,我为越吟唱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眉黄近:眉毛变黄,指年老
怕洛涯催出:担心洛涯(指洛阳)的人催促出发
便有佳音:就会有好消息
注释:
咄咄衰翁:形容老态龙钟的老人
向羽书中:向着羽书中的人
又过一春:又度过了一年的春天
正老怀梦想:老人怀着梦想
扁舟访剡:乘着小船去访问剡县(地名)
壮图惭负:壮丽的景色使人感到惭愧
万里城并:万里长城并列
溟翼上之:在辽阔的天空上
冀群空矣:希望有众多的空地
自此阳关无故人:从此阳关(地名)没有熟人了
岷江路:指岷江沿岸的路
忆一番风浪:回忆起一番风雨飘摇的经历
三月烟尘:三月的烟尘(指春天的景色)
美哉乐事良辰:多么美好的快乐时光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正好趁着东门官柳(地名)新鲜时
且舒晴慷慨:暂且放松心情,豪情激昂
何须感旧:何必感慨过去
转头解后,未必犹今:转过头来解释,未必还是现在的情况
问讯南楼:询问南楼(地名)
劳还西戍:辛苦地返回西戍(地名)
君为楚歌侬越吟:你为楚歌,我为侬越(地名)吟唱
眉黄近:眉毛黄色的人靠近
怕洛涯催出:怕洛涯(地名)催促出来
便有佳音:就会有好消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曾伯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他是宋代文学家,以词著称,其词风清新淡雅,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曾伯词”之称。他的著作有《可斋词集》、《可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