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六用韵。叙谪仙为宫教兄寿)》拼音译文赏析

  • xīn
    láng
    liù
    yòng
    yùn
    zhé
    xiān
    weí
    gōng
    jiào
    xiōng
    shòu
    寿
  • [
    sòng
    ]
    liú
    zhuāng
  • péng
    nián
    yóu
    shào
    |
    |
    wǎn
    piāo
    péng
    láng
    qiū
    yuán
    xiào
    |
    |
    jùn
    míng
    sàn
    cān
    tòu
    nán
    huá
    weī
    miào
    liǎn
    wàn
    zhàng
    guāng
    jiǒ
    zhào
    feī
    jiāng
    jūn
    shèn
    lǎo
    xiān
    shēng
    xiù
    jīn
    guī
    liǎo
    gòng
    chǐ
    齿
    càn
    rán
    xiào
  • jiě
    cān
    lài
    yǒu
    fén
    yáng
    lǎo
    tàn
    jīn
    rén
    jiāo
    báo
    páo
    qíng
    shào
    huáng
    dǒu
    shāo
    suàn
    yīng
    cái
    gāo
    mìng
    yāo
    jiān
    guī
    tóng
    dào
    tuō
    xià
    jǐn
    páo
    daī
    zhé
    xiān
    rén
    bái
    zhù
    shā
    mào
    |
    |
    yāo
    yuè
    beī

原文: 鹏赋年犹少||。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敛万丈、光芒迥照。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供玉齿,粲然笑。
解骖赖有汾阳老。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与贺监、其归同道。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苎乌纱帽||。邀素月,入杯釂。



译文及注释
鹏赋年犹少,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敛万丈,光芒迥照。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供玉齿,粲然笑。
解骖赖有汾阳老。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与贺监,其归同道。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苎乌纱帽。邀素月,入杯釂。
注释:
鹏赋年犹少:鹏赋指的是鹏鸟的才能,年犹少表示鹏鸟的年纪还很年轻。

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晚飘蓬指的是晚上漂泊的人,夜郎秋浦指的是夜郎国的秋天的景色,渔歌猿啸表示渔人的歌声和猿猴的啸叫声。

骏马名姬俱散去:骏马名姬指的是名字叫姬的骏马,俱散去表示它们都离去了。

参透南华微妙:参透指的是领悟,南华指的是南华山,微妙表示深奥。

敛万丈、光芒迥照:敛万丈表示收敛起来,光芒迥照表示光芒照耀。

妃子将军瞋个甚:妃子将军指的是妃子和将军,瞋个甚表示生气的程度。

老先生、拂袖金闺了:老先生指的是年纪大的男子,拂袖金闺了表示离开了金闺(指的是贵族女子的居所)。

供玉齿,粲然笑:供玉齿表示献上美玉,粲然笑表示笑容灿烂。

解骖赖有汾阳老:解骖指的是解开骖马的缰绳,赖有汾阳老表示依赖汾阳老人。

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叹今人指的是对现代人的感叹,布衣交薄表示穷困,绨袍情少表示富贵的人情很少。

黄祖斗筲何足算:黄祖指的是黄祖山,斗筲指的是量筒,何足算表示不值得计算。

鹦鹉才高命夭:鹦鹉才高指的是鹦鹉的才能很高,命夭表示命运不好。

与贺监、其归同道:与贺监指的是与贺监一起,其归同道表示一起回去。

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苎乌纱帽:脱下锦袍与呆底表示脱去华丽的衣服和愚蠢的帽子,谪仙人指的是被贬下凡间的仙人,白苎乌纱帽表示白色的苎麻和黑色的纱帽。

邀素月,入杯釂:邀素月表示邀请明亮的月光,入杯釂表示进入酒杯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他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如“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推动了词艺术的发展。他的著作有《刘克庄集》、《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