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城上著裴亭,亭下临湘水。泼黛揉蓝画不成,暝色仍含紫。
忙里不知春,却问今余几。相与偷将半日闲,共把尘襟洗。
译文及注释:
城上有一座名为裴亭的亭子,亭子下面临着湘水。我用泼黛和蓝色调色,却画不成画,暮色依然带有紫色。
忙碌中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却问我现在还有多少时间。我们一起偷偷地抽出半天空闲,一起洗涤尘埃弄脏的衣襟。
注释:
城上著裴亭:裴亭是指一座亭子,著表示亭子建在城上。这句描述了亭子的位置。
亭下临湘水:亭子下面临着湘江。这句描述了亭子的环境。
泼黛揉蓝画不成:泼黛是一种颜料,蓝是指蓝色。揉蓝画不成表示画不出满意的效果。这句描述了画家的困扰。
暝色仍含紫:暝色指黄昏时的颜色,含紫表示有紫色的成分。这句描述了黄昏时的景色。
忙里不知春:忙里忙外,没有意识到春天已经来临。这句描述了作者忙碌而忽略了春天的到来。
却问今余几:却问表示反问,今余几表示询问自己还有多少时间。这句描述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
相与偷将半日闲:相与表示彼此一起,偷将表示偷偷地拿走。半日闲表示半天的空闲时间。这句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一起偷偷地抽出半天时间。
共把尘襟洗:共把表示一起洗,尘襟指衣襟上的尘土。这句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一起洗去衣襟上的尘土。
译文及注释详情»
郭应祥简介: 郭应祥,字承禧,临江(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郭应祥是南宋宁宗时期的进士,据推测他于嘉定年间(1208-1224)考中进士。他官至楚、越两地官员,其他事迹不可考。 虽然郭应祥的生卒年份不详,但根据史书记载,他已经是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进士,因此大约出生于12世纪初。而因为其他事迹不可考,无法确认他去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