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七帙华年,这强健、人谁得似。还又见、设弧令旦,秋风生桂。教子已成森砌玉,弄孙仍得追风骥。更后堂、深处著婵娟,笙歌沸。
香叆篆,杯浮蚁。欢意洽,酡颜醉。有静中日月,闲中天地。不必亲扶灵寿杖,何须远挹浮丘袂。看蟠桃、著子又开花,三千岁。
译文及注释:
七帙华年,这强健、人谁得似。
七帙:指七十岁。
华年:指年轻时光。
强健:指身体健康。
人谁得似:谁能像他一样健壮。
还又见、设弧令旦,秋风生桂。
还又见:又再次看到。
设弧令旦:拉弓射箭。
秋风生桂:秋天的风吹动桂树。
教子已成森砌玉,弄孙仍得追风骥。
教子已成:教育子女已经长大。
森砌玉:指子女成为美玉。
弄孙仍得追风骥:玩耍的孙子仍然像追逐风马一样活泼。
更后堂、深处著婵娟,笙歌沸。
更后堂:指家中的后院。
深处著婵娟:深处盛开着美丽的花朵。
笙歌沸:笙歌声喧闹。
香叆篆,杯浮蚁。
香叆篆:香烟袅袅。
杯浮蚁:杯中的酒像浮动的蚂蚁。
欢意洽,酡颜醉。
欢意洽:欢乐的心情融洽。
酡颜醉:面颊红润,喝醉了。
有静中日月,闲中天地。
有静中日月:在宁静中感受日月的变化。
闲中天地:在闲暇中体验天地的宽广。
不必亲扶灵寿杖,何须远挹浮丘袂。
不必亲扶灵寿杖:不需要亲自扶持拐杖。
何须远挹浮丘袂:为何要远赴他方。
看蟠桃、著子又开花,三千岁。
看蟠桃:看着蟠桃树。
著子又开花:树上的果实又开花。
三千岁:指长寿。
注释:
七帙华年:七帙指七十岁,华年指美好的年华。表示作者已经年过古稀,但仍然身体强健。
这强健、人谁得似:强健的身体,谁能比得上。
还又见、设弧令旦,秋风生桂:又见到了设弓射箭的旦角,秋风吹拂着桂树。
教子已成森砌玉:教育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如同堆砌起来的珍贵玉石。
弄孙仍得追风骥:玩耍孙子,仍然能够追逐风马。
更后堂、深处著婵娟,笙歌沸:更深处的后堂,充满了美丽的景象,笙歌欢乐。
香叆篆,杯浮蚁:香气扑鼻,酒杯上浮动着蚂蚁。
欢意洽,酡颜醉:欢乐的心情洋溢,酒色红润。
有静中日月,闲中天地:在宁静中感受日月的变化,在闲适中体验天地的广阔。
不必亲扶灵寿杖,何须远挹浮丘袂:不需要亲自扶持拐杖,也不需要远赴仙山。
看蟠桃、著子又开花,三千岁:看着蟠桃树上的果实又开花了,象征长寿三千岁。
译文及注释详情»
郭应祥简介: 郭应祥,字承禧,临江(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郭应祥是南宋宁宗时期的进士,据推测他于嘉定年间(1208-1224)考中进士。他官至楚、越两地官员,其他事迹不可考。 虽然郭应祥的生卒年份不详,但根据史书记载,他已经是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进士,因此大约出生于12世纪初。而因为其他事迹不可考,无法确认他去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