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十头颅,早已觉、飞腾景暮。愁眼看、蜂黄蝶粉,草烟花露。莫做阳台云雨梦,休怀渭北春天树。怅城_、多少踏青人,红尘路。
怀古恨,凭书诉。倾国貌,障羞妒。记山阴陈迹,群贤星聚。对景裁诗真漫与,看花不饮成虚负。问落红、千点总随流,归何处。
译文及注释:
五十头颅,早已觉、飞腾景暮。
五十个头颅,早已觉察,飞腾在夕阳下。
愁眼看、蜂黄蝶粉,草烟花露。
忧愁的眼睛看着,蜜蜂黄色的花粉,草地上的烟雾和花露。
莫做阳台云雨梦,休怀渭北春天树。
不要做阳台上的云雨梦,不要怀念渭北的春天树。
怅城_、多少踏青人,红尘路。
怅然若失的城市,有多少踏青的人,红尘的道路。
怀古恨,凭书诉。倾国貌,障羞妒。
怀念古代的恨意,借着书本来诉说。倾国的容貌,遮挡了羞愧和嫉妒。
记山阴陈迹,群贤星聚。
记住山阴的痕迹,群贤聚集如星辰。
对景裁诗真漫与,看花不饮成虚负。
对着景色创作的诗真的很漫长,看花却不喝酒成了虚幻的遗憾。
问落红、千点总随流,归何处。
问落下的红叶,千点总是随着水流,归向何处。
注释:
五十头颅:指五十个人头颅,表示战争残酷和杀戮的场景。
早已觉:早已觉察到。
飞腾景暮:形容景色迅速变幻,夕阳西下。
愁眼看:忧愁的眼神注视。
蜂黄蝶粉:形容花朵上蜜蜂采集的花粉和蝴蝶的颜色。
草烟花露:形容春天的景色,草地上的烟雾和花朵上的露水。
莫做阳台云雨梦:不要做空想的梦幻。
休怀渭北春天树:不要怀念渭北的春天树木。
怅城_:缺失文字,无法注释。
多少踏青人:多少外出游玩的人。
红尘路:指尘世间的繁华烦忙。
怀古恨:怀念古代的事物而感到悲伤。
凭书诉:借助书本来表达。
倾国貌:指美丽到令国家倾倒的容貌。
障羞妒:形容因羞愧和嫉妒而遮掩。
记山阴陈迹:记住山阴的痕迹。
群贤星聚:形容聚集了许多才华出众的人。
对景裁诗真漫与:对着景色写诗,真实与虚幻交织。
看花不饮成虚负:只看花而不品味,成为虚幻的浪费。
问落红、千点总随流,归何处:问落下的红花,千点红花都随着水流去了,归于何处。
译文及注释详情»
郭应祥简介: 郭应祥,字承禧,临江(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郭应祥是南宋宁宗时期的进士,据推测他于嘉定年间(1208-1224)考中进士。他官至楚、越两地官员,其他事迹不可考。 虽然郭应祥的生卒年份不详,但根据史书记载,他已经是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进士,因此大约出生于12世纪初。而因为其他事迹不可考,无法确认他去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