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译文及注释: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
风雨打击黄昏时,杜宇哀鸣充满山谷。
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当春天来到人间,问问英雄去了哪里。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
桃花红艳李白争春光,谁与残妆共语。
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最美的是那一树梨花,照亮了谁的家园。
注释:
风雨打黄昏:暗指风雨交加的黄昏时刻,形容景色凄凉。
啼杀满山杜宇:杜宇是一种鸟类,啼杀指鸟儿因风雨而哀鸣。
到得人间春去:指人们期待的春天已经过去。
问英雄何处:表达对英雄去向的疑问。
桃红李白竞春光:桃花和李花争相绽放,竞相展示春光。
谁共残妆语:指不知道有谁和花儿一起分享残妆的美丽。
最是梨花一树:形容梨花最为美丽。
照谁家庭户:问梨花的美丽是为了照亮谁的家庭。
译文及注释详情»
汪莘简介: 汪莘的作品有《方壶存稿》9卷和《方壶集》4卷,其中《方壶存稿》有明汪璨等刻本,《方壶集》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汪莘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但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他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汪莘于122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