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拼音译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
    sòng
    ]
    liú
    guò
  • gōng
    jiàn
    chū
    sài
    tóng
    qiàn
    shàng
    péng
    shān
    zhī
    hún
    feì
    shī
    xián
    weì
    rén
    jiē
    shì
    weì
    jīn
    rén
    cuò
    shì
    shì
    hóu
    guàn
    lǎo
    fēn
    bié
    neì
    wài
    zhōng
    jiān
  • jiǔ
    yǐn
    shī
    zuò
    jiá
    xiū
    dàn
    rén
    shēng
    xíng
    cuī
    bìn
    máo
    bān
    jīn
    jiǎ
    qióng
    jiǎn
    mào
    zuò
    liǎng
    bān
    kàn
    shì
    shì
    zhī
    yǒu
    shí
    luán

原文: 弓剑出榆塞,铜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译文及注释
弓剑出榆塞,铜椠上蓬山。
弓箭从榆塞出发,铜椠放在蓬山上。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得到它并不费力,失去它也像无所谓。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
不一定古人都是对的,也不一定现在的人都错。
世事沐猴冠。
世事就像猴子戴上帽子一样。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老子不分辨,内外和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酒要喝,诗可以写,铗(一种乐器)不要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人生行乐,为何自己催促着白发斑驳。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
达到成功时,有象牙旗和金甲;贫穷时,有跛脚驴和破帽,不要两种情况都看不起。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世事就是这样,自有明白的人能够理解。
注释:
弓剑出榆塞:弓箭从榆关出发,榆关是古代边塞的一处重要关口。
铜椠上蓬山:铜椠是古代的一种容器,蓬山是指草木茂盛的山地。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得到东西轻而易举,失去也毫不在意。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古人未必都是对的,现代人也未必都是错的。
世事沐猴冠:世事就像猴子戴上帽子一样,没有实际意义。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老子指的是作者自己,他不去区分内外和中间的事物。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要喝酒,可以写诗,不要弹奏铗(一种古代乐器)。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人生应该享受快乐,为何自己催促着白发斑驳。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达到成功时,有金甲和旗帜,穷困时,只有破帽和瘸腿的驴子,不要两种情况都看重。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世事就是这样,自有明白事理的人能够理解。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世事虚幻,不必过分追求,要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提到了成功和失败的对比,以及对世事的理解和认识。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过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他出生于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在庐陵(今江西吉安)长大。刘过因四次应举不中,最终流落江湖,一生都是身穿布衣过完。 尽管身份卑微,但他的文学天赋鹤立鸡群,备受陆游、辛弃疾等文学巨匠赏识,同时他与陈亮、岳珂等人交友甚密。刘过的词风与辛弃疾相似,表达了他抗金抱负的豪迈之情,凭借他的狂逸而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他与刘克庄、刘辰翁一起被称为“辛派三刘”,并与刘仙伦共同被称为“庐陵二布衣”。 刘过逝世于昆山,江苏,现在他的墓地还清晰存在。他的主要作品有《龙洲集》、《龙洲词》等。可以说,刘过是南宋时期文学界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追求自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和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