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著厌霓裳素。染胭脂、_罗山下,浣沙溪渡。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从臾入、吴宫深处。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划地迷归路。烟艇小,五湖去。
当时倩得春留住。就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笑援笔、殷勤为赋。十样蛮笺纹错绮,粲珠玑、渊掷惊风雨。重唤酒,共花语。
译文及注释:
著厌霓裳素。染胭脂、绣罗山下,浣沙溪渡。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从臾入、吴宫深处。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划地迷归路。烟艇小,五湖去。
当时倩得春留住。就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笑援笔、殷勤为赋。十样蛮笺纹错绮,粲珠玑、渊掷惊风雨。重唤酒,共花语。
汉字译文:
穿着艳丽的霓裳白衣。涂抹胭脂,绣着罗帷在山下,洗涤沙滩渡过溪水。谁能与流霞一起酿造千古之美,引得东风相互迷失。从此刻起,进入吴宫深处。发髻凌乱,发簪横插,迷迷糊糊地转越江河,找不到回家的路。小船在烟雾中,驶向五湖之地。
当时美丽的春天停留下来。在锦屏上演奏一曲,展现各种令人心碎的风度。正是清明时节临近,需要诗人的妙句来描绘。笑着拿起笔,殷勤地为作品付出。十种野蛮纸上的花纹错绮,闪烁着珍珠玉石的光芒,掀起惊天风雨。再次呼唤酒,共同用花语交流。
注释:
著厌霓裳素:穿着厌倦了五彩霓裳和素色衣裳。
染胭脂:涂抹胭脂。
罗山下:在罗山的下方。
浣沙溪渡:洗涤沙土的溪水渡口。
流霞:流动的霞光。
千古酝:经过千古的酝酿。
东风相误:东风引起了误会。
从臾入、吴宫深处:从片刻之间进入吴宫深处。
鬓乱钗横浑不醒:发鬓凌乱,发簪横插,昏迷不醒。
转越江、划地迷归路:转身越过江水,划破大地迷失了回家的路。
烟艇小:烟雾弥漫的小船。
五湖去:去往五湖地区。
倩得春留住:美丽的春天留住了。
锦屏一曲:一首绣屏上的曲子。
断肠风度:令人心碎的风度。
清明三月近:接近清明三月。
诗人妙句:诗人的妙句。
援笔:拿起笔。
殷勤为赋:殷勤地写作。
十样蛮笺纹错绮:十种野蛮的笺纸纹样错综复杂。
粲珠玑:闪耀的珍珠。
渊掷惊风雨:深渊中掷出惊人的风雨。
重唤酒:再次呼唤酒。
共花语:一起说花的话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