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也。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之有也。戏作数语以明之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毕捣齑餐杵铁。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北车入鼠穴。
译文及注释:
故也。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之有也。戏作数语以明之。
故也。因此我说世间没有所谓的是事,却有所谓的是理,所谓的乐是无,实际上也是有。我以几句戏言来阐明这一点。
有无一理谁差别。有和无之间有何区别。
乐令区区浑未达。乐使人心情舒畅,但是我对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无论是什么事情,都不是没有地方可以发生的,试着用理来解释那些看似没有的事情。
伯夷饥采西山蕨。伯夷在饥饿时采摘西山的蕨菜。
何毕捣齑餐杵铁。何毕用杵子捣碎粗粮,以铁为食。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北车入鼠穴。孔子离开卫国,又去了陈国,这就好像北方的大车进入了老鼠的洞穴。
注释:
故也。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之有也。戏作数语以明之
注释:故也。我认为世间没有所谓的是事,只有所谓的是理,乐所谓的无,实际上也是有的。我以戏谑的语言来阐明这一点。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注释:有和无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乐使人迷惑不解。无论是什么事情,都不是没有地方可以存在的,试着用理论来解释所谓的无。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毕捣齑餐杵铁。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北车入鼠穴。
注释:伯夷在饥饿时采摘西山的蕨菜。何毕用杵子捣碎粗糙的食物。孔子离开卫国又去陈国,这就好像北方的大车进入了老鼠的洞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