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隐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濛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译文及注释:
觅句如东野。
寻找诗句像东野一样。
想起钱塘、风流的隐士,
在水仙祠下。
更隐匿在小孤烟浪里,
望着断了的彭郎欲嫁。
是一片色彩,空灵难以描绘。
谁能理解胸中吞云的梦想,
试呼唤来,用草书写司马的赋文。
还需更加努力,
在上林中写作。
鸡豚旧日渔樵社。
问先生,带着湖泊春水涨,
几时归来。
为了爱琉璃的三万顷土地。
正躺在水亭烟榭之间。
对着玉塔,微澜深夜。
雁鹜如云,不再报告消息,
被诗逢敌手都是勇士。
春草的梦想,
也适合夏天。
注释:
觅句如东野:寻找句子就像东野一样,指的是作者在寻找灵感的过程中。
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想起了钱塘江,以及在水仙祠下的风流士人,可能是作者在回忆过去的景象。
更隐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更加隐匿在孤烟和浪里,望着远处的彭郎,意指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渴望。
是一色、空濛难画:形容景色一片模糊,难以描绘。
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梦想,试着呼唤来,让司马看看我的草赋(诗作)。
须更把,上林写:必须再写,写上林(指皇家园林)。
鸡豚旧日渔樵社:指过去的渔樵社区,以鸡和豚(猪)为主要食物来源。
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询问先生,带着湖水涨起的春天,什么时候回来。
为爱琉璃三万顷:为了爱而守护着三万顷的琉璃(指美丽的湖泊)。
正卧水亭烟榭:正躺在水亭和烟榭上。
对玉塔、微澜深夜:对着玉塔,微澜的夜晚。
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雁鹜(指鸟类)如云,不再报告消息,被诗作遇到的对手都变得勇猛。
春草梦,也宜夏:春天的草地梦,也适合夏天。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