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寿南涧)》拼音译文赏析

  • tài
    cháng
    yǐn
    shòu
    寿
    nán
    jiàn
  • [
    sòng
    ]
    xīn
  • jūn
    wáng
    zhù
    shēng
    jiān
    biàn
    便
    lìng
    chén
    bān
    jīn
    dài
    yòu
    zūn
    hán
    dào
    wén
    zhāng
    tài
    shān
  • beī
    qiān
    suì
    wèn
    gōng
    shì
    zǎo
    bàn
    sōng
    xián
    gōng
    hòu
    lái
    kàn
    jiāng
    zuǒ
    fēng
    liú
    xiè
    ān

原文: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译文及注释
君王专注于履行自己的职责,立即命令押送、紫宸班。如今时代再次尊崇韩愈。道吏部、文章泰山。一杯酒千年,问公何事,早已与赤松相伴闲谈。功业后来才能看得清楚。像江左那样,风流如谢安。
注释:
君王著意履声间:君王特别注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便令押、紫宸班:立即派遣押班和紫宸班(两个官员职位)。
今代又尊韩:现在又尊崇韩愈(指当时的文学家)。
道吏部、文章泰山:称赞吏部(官员职位)和文章(指文学作品)如同泰山一样伟大。

一杯千岁:一杯酒可以让人长寿。
问公何事:询问公公有何事情。
早伴赤松闲:早早地与赤松(指友人)一起闲逛。
功业后来看:成就和事业要在后来才能看出来。
似江左、风流谢安:像江左(指江南地区)的风流人物谢安一样。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