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传与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译文及注释:
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传与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渐近青春:渐渐接近青春年华
试寻红瓃:试图寻找红色的帷幕
经年疏隔:经过多年的疏远
小立风前:站在风前小小地立着
恍然初见:突然间初次见面
情如相识:感情如同早已相识
为伊只欲颠狂:为了他/她只想疯狂
犹自把、芳心爱惜:依然珍惜着那颗芳心
传与东君:传达给东方君主
乞怜愁寂:请求怜悯孤独寂寞
不须要勒:不需要束缚
注释:
渐近青春:指时间的流逝,年龄渐长。
试寻红瓃:寻找红瓃,红瓃可能指花朵或者美好的事物。
经年疏隔:经过多年的分离和疏远。
小立风前:在风前矗立,可能表示在自然环境中的某个地方。
恍然初见:突然间感觉到初次见面的感觉。
情如相识:感情如同旧识一般亲近。
为伊只欲颠狂:为了对方,愿意疯狂地付出。
犹自把、芳心爱惜:仍然珍惜着自己的心意。
传与东君:传达给东君,东君可能指对方的名字或者地位。
乞怜愁寂:请求对方怜悯自己的孤独和忧愁。
不须要勒:不需要勒索或者强求。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杨无咎简介: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出生于江西樟树(原名临江清江),后寓居洪州南昌,擅长绘画,尤擅墨梅,也是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的弟子,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关于其生平事迹可参考《宋史翼》卷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