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月华灯影光相射。还是元宵也。绮罗如画,笙歌递响,无限风雅。
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百年三万六千夜,愿长如今夜。
译文及注释:
月光照耀下,灯影交相辉映。此时正是元宵佳节。绚丽的锦绣如同画卷,笙歌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无限的风雅之气。
热闹的蛾眉斜插,轻柔的衣衫初试,悠闲地享受着尖耍的乐趣。百年三万六千个夜晚,愿这一夜能够长久延续。
注释:
月华灯影光相射:月光和灯光相互交织,互相照射。
元宵也: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绮罗如画:华丽的衣裳像画一样美丽。
笙歌递响:笙和歌声相互传递,不断响起。
无限风雅:非常雅致和优美。
闹蛾斜插:指戴花翎的女子斜插在头发上。
轻衫乍试:轻薄的衣裳初次穿上。
闲趁尖耍:闲暇时玩弄尖锐的东西。
百年三万六千夜:形容希望长寿,活到百岁。
愿长如今夜:希望今夜的美好时光能够长久延续。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杨无咎简介: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出生于江西樟树(原名临江清江),后寓居洪州南昌,擅长绘画,尤擅墨梅,也是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的弟子,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关于其生平事迹可参考《宋史翼》卷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