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万事都归一梦了。曾向邯郸,枕上教知道。百岁年光谁得到。其间忧患知多少。
无事且频开口笑。纵酒狂歌,销遣闲烦恼。金谷繁花春正好。玉山一任樽前倒。
译文及注释:
万事都归一梦了。
曾向邯郸,枕上教知道。
百岁年光谁得到。
其间忧患知多少。
无事且频开口笑。
纵酒狂歌,销遣闲烦恼。
金谷繁花春正好。
玉山一任樽前倒。
译文:
一切事情都归于虚幻的梦境。
曾经在邯郸之地,床上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百岁的光阴,谁能真正拥有?
其中的忧愁和痛苦有多少人知晓?
没有烦恼时,频频开口笑。
纵情畅饮,狂歌一曲,消解闲散的烦恼。
金谷中繁花盛开,春天正好。
玉山之上,任由酒杯倒置。
注释:
万事都归一梦了:一切事物都归于虚幻,都如同一场梦境。
邯郸: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过去的时光。
枕上教知道:在床上思考,意味着深思熟虑。
百岁年光谁得到:百岁的光阴,谁能真正拥有。
其间忧患知多少:其中的忧愁和痛苦有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无事且频开口笑:没有事情的时候,就频繁地开口笑。
纵酒狂歌,销遣闲烦恼:放纵地喝酒、狂歌,来消除闲散的烦恼。
金谷繁花春正好:金谷指春天的花园,繁花盛开,正是春天的好时光。
玉山一任樽前倒:玉山指美酒,任由酒杯倒空。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之仪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末任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任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 李之仪的著作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他的词作以描写江南水乡风光、表达乡土情怀为主,属宋代江南词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作品被誉为“江南词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