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一曲呈珠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译文及注释:
露水滴落,风吹得很高,井梧宫的席子上生出了秋意。画堂里的宴席开始了。一曲音乐奏响,像珠子一样闪耀。
天空中飘过云彩,想要飞去凝结在香袂上。炉烟升起,伴随着伤心的声音。双眼的翠绿渐渐消失。
注释:
露下风高:露水下降,风势高涨。表达秋天的气息。
井梧宫簟生秋意:井梧宫是指宫殿中的一种树木,簟是指铺在床上的席子。意思是床上的席子上生出了秋天的感觉。
画堂筵启:画堂指宫殿中的一种房间,筵指宴会。意思是宴会开始。
一曲呈珠缀:一首歌曲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形容歌曲优美动听。
天外行云:天空中飘浮的云彩。
欲去凝香袂:指云彩欲离去,像凝结的香袂一样。
炉烟起:炉子里的烟开始升起。
断肠声里:指悲伤的声音中。
敛尽双蛾翠:指眼泪流尽,眼中的翠绿色消失。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殊简介: 晏殊是宋代词人、诗人、散文家,他的词作品极具特色,以“抒情传神”的风格著称,其词作品多被称为“晏词”,被誉为“宋词之祖”。他的诗作品抒发出深沉的思想和情感,以“抒情细腻”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品多被称为“晏慧”,被誉为“宋诗之祖”。晏殊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晏文”,被誉为“宋散文之祖”。 晏殊的词、诗、散文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被誉为“宋代文学三祖”。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品以“抒情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几道诗”,被誉为“宋诗之子”。晏殊和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是宋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