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拼音译文赏析

  • zhōu
    zhōng
    xuě
    yǒu
    huái
    怀
    shí
    shì
  • [
    táng
    ]
  • shuò
    fēng
    chuī
    guì
    shuǐ
    shuò
    xuě
    fēn
    fēn
    àn
    nán
    lóu
    yuè
    hán
    shēn
    beǐ
    zhǔ
    yún
  • zhú
    xié
    chū
    jìn
    jiàn
    zhōu
    chóng
    jìng
    wén
    shí
    shān
    yīn
    dào
    tīng
    gēng
    jūn

原文: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