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拼音译文赏析

  • làng
    zhōu
    lǐng
    què
    shǔ
    shān
    xíng
    sān
    shǒu
  • [
    táng
    ]
  • qún
    dào
    yōu
    yōu
    jīng
    shí
    nián
    chéng
    xiàng
    nán
    guó
    zuò
    yóu
    西
    chuān
  • shuǐ
    zhào
    hún
    shāng
    shān
    rán
    shēng
    zhù
    jìn
    shì
    weì
    biān
  • cháng
    lín
    yǎn
    fēng
    huí
    yóu
    shān
    cuì
    weī
    rùn
    xián
    qīng
    cǎo
  • zhàn
    xuán
    xié
    shí
    qiáo
    duàn
    què
    xún
    gān
    jìn
    piāo
    piāo
    kuì
    lǎo
  • xíng
    yǐn
    jiàn
    rén
    yān
    shí
    yǒu
    chuān
    穿
    zhú
    zhì
    yún
  • zhuàn
    shí
    jīng
    chī
    meì
    pēng
    gōng
    luò
    zhēn
    gòng
    xiào
    weì
    qióng

原文: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