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拼音译文赏析

  • beī
    qiū
  • [
    táng
    ]
  • liáng
    fēng
    dòng
    wàn
    qún
    dào
    shàng
    zòng
    héng
    jiā
    yuǎn
    zhuàn
    shū
    qiū
    lái
    weí
    qíng
  • chóu
    kuī
    gāo
    niǎo
    guò
    lǎo
    zhú
    zhòng
    rén
    xíng
    shǐ
    tóu
    sān
    xiá
    yóu
    jiàn
    liǎng
    jīng

原文: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