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梓州登楼二首》拼音译文赏析

  • chūn
    zhōu
    dēng
    lóu
    èr
    shǒu
  • [
    táng
    ]
  • xíng
    nán
    dēng
    lóu
    wàng
    shēn
    què
    shào
    zhuàng
    yǒu
    dàn
  • jiāng
    shuǐ
    liú
    chéng
    guō
    chūn
    fēng
    shuāng
    shuāng
    xīn
    yàn
    jiù
    xián
  • tiān
    pàn
    dēng
    lóu
    yǎn
    suí
    chūn
    yuán
    zhàn
    chǎng
    jīn
    shǐ
    dìng
    liǔ
    gēng
    néng
  • yàn
    shǔ
    jiāo
    yóu
    lěng
    shèng
    shì
    fán
    yìng
    zhōu
    cháng
    xiào
    xià
    jīng
    mén

原文: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