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yán
    shì
    láng
    dào
    mián
    zhōu
    tóng
    dēng
    shǐ
    使
    jūn
    jiāng
    lóu
    xīn
  • [
    táng
    ]
  • xìng
    meǐ
    nán
    jìn
    jiāng
    lóu
    yán
    shǎng
    xīn
    guī
    cháo
    sòng
    shǐ
    使
    jié
    luò
    jǐng
    dēng
    lín
  • shāo
    shāo
    yān
    zhǔ
    weī
    weī
    fēng
    dòng
    jīn
    chóng
    chuán
    qiǎn
    lài
    qīng
    niǎo
    céng
    yīn
  • kǎn
    jùn
    beì
    yōu
    chuāng
    jiāo
    mào
    lín
    dēng
    guāng
    sàn
    yuǎn
    jìn
    yuè
    cǎi
    jìng
    gāo
    shēn
  • chéng
    yōng
    cháo
    lái
    tiān
    héng
    zuì
    hòu
    cān
    qióng
    shuaī
    xiè
    diào
    duǎn
    cháng
    yín
  • huì
    gòng
    néng
    zhū
    sūn
    xián
    zhì
    jīn
    láo
    zhū
    dài
    bái
    chén

原文: 野兴每难尽,江楼延赏心。归朝送使节,落景惜登临。
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重船依浅濑,轻鸟度层阴。
槛峻背幽谷,窗虚交茂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
城拥朝来客,天横醉后参。穷途衰谢意,苦调短长吟。
此会共能几,诸孙贤至今。不劳朱户闭,自待白河沉。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