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拼音译文赏析

  • guān
    qǐng
    shān
    shuǐ
    sān
    shǒu
  • [
    táng
    ]
  • jiǎn
    gāo
    rén
    kuāng
    chuáng
    zhú
    huǒ
    hán
    tiān
    liú
    yuǎn
    hǎi
    guà
    xīn
  • suī
    duì
    lián
    shān
    hǎo
    tān
    kàn
    jué
    dǎo
    qún
    xiān
    chóu
    rǎn
    rǎn
    xià
    péng
  • fāng
    zhàng
    hún
    lián
    shuǐ
    tiān
    tái
    zǒng
    yìng
    yún
    rén
    jiān
    cháng
    jiàn
    huà
    lǎo
    hèn
    kōng
    wén
  • fàn
    zhōu
    piān
    xiǎo
    wáng
    qiáo
    qún
    shēng
    suí
    wàn
    chū
    chén
    fēn
  • gāo
    làng
    chuī
    fān
    bēng
    chuáng
    qiáo
    fēn
    shā
    àn
    rào
    weī
    máng
  • hóng
    jìn
    shān
    duǎn
    qīng
    xuán
    cháng
    chá
    bìng
    zuò
    xiān
    lǎo
    zàn
    xiāng
    jiāng

原文: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