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昭陵》拼音译文赏析

  • chóng
    jīng
    zhāo
    líng
  • [
    táng
    ]
  • cǎo
    meì
    yīng
    xióng
    ōu
    shǔ
    guī
    fēng
    chén
    sān
    chǐ
    jiàn
    shè
    róng
  • liàng
    zhēn
    wén
    chéng
    weī
    shèng
    tiān
    guǎng
    广
    zōng
    guāng
    huī
  • líng
    qǐn
    pán
    kōng
    xióng
    shǒu
    cuì
    weī
    zài
    kuī
    sōng
    bǎi
    hái
    jiàn
    yún
    feī

原文: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