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拼音译文赏析

  • dōng
    dào
    jīn
    huá
    shān
    guān
    yīn
    shí
    chén
    gōng
    xué
    táng
  • [
    táng
    ]
  • yòu
    zhòng
    shān
    neì
    jīn
    huá
    cuī
    weí
    shàng
    yǒu
    weì
    lán
    tiān
    chuī
    guāng
    bào
    qióng
    tái
  • zhōu
    jiē
    jué
    zhàng
    qióng
    yíng
    huí
    céng
    diān
    tán
    rán
    chuān
    kaī
  • xuě
    lǐng
    shuāng
    hóng
    鸿
    yǒu
    fén
    xiāng
    guì
    xiān
    rén
    lái
  • chén
    gōng
    shū
    táng
    shí
    zhù
    qīng
    tái
    beī
    fēng
    weí
    liè
    shāng
    xióng
    cái

原文: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