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橘》拼音译文赏析

  • bìng
  • [
    táng
    ]
  • qún
    shào
    shēng
    suī
    duō
    weí
    zaī
    jié
    shí
    xiǎo
    suān
    táng
  • pōu
    zhī
    jìn
    chóng
    cǎi
    duō
    shuǎng
    fēn
    rán
    shì
    kǒu
    zhī
  • xiāo
    xiāo
    bàn
    weì
    rěn
    bié
    zhī
    xuán
    dōng
    shuāng
    xuě
    kuàng
    nǎi
    huí
    fēng
    chuī
  • cháng
    wén
    péng
    lái
    diàn
    殿
    luó
    liè
    xiāo
    xiāng
    姿
    suì
    rěn
    shí
    shī
    guāng
    huī
  • kòu
    dào
    shàng
    píng
    líng
    dāng
    jūn
    jiǎn
    shàn
    shí
    bìng
    shì
    tiān
    shěn
    zuì
    yǒu
  • nán
    hǎi
    shǐ
    使
    bēn
    téng
    xiàn
    zhī
    bǎi
    shān
    dào
    jīn
    jiù
    beī

原文: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