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花门》拼音译文赏析

  • liú
    huā
    mén
  • [
    táng
    ]
  • beǐ
    mén
    tiān
    jiāo
    bǎo
    ròu
    yǒng
    jué
    gāo
    qiū
    feí
    jiàn
    xié
    shǐ
    shè
    hàn
    yuè
  • weí
    huàn
    shī
    rén
    yàn
    báo
    xiū
    shǐ
    使
    lái
    jué
  • weí
    qīng
    guó
    zhì
    chū
    àn
    jīn
    zhōng
    yuán
    yǒu
    chú
    yǐn
    rěn
    yòng
  • gōng
    zhǔ
    huáng
    jūn
    wáng
    zhǐ
    bái
    lián
    yún
    tún
    zuǒ
    bǎi
    jiàn
    xuě
  • cháng
    niǎo
    xiū
    feī
    jiā
    shǔ
    yōu
    tián
    jiā
    zuì
    mài
    dǎo
    sāng
    zhī
    zhé
  • shā
    yuàn
    lín
    qīng
    weì
    quán
    xiāng
    cǎo
    fēng
    jié
    yòng
    chuán
    qiān
    cháng
    piě
    liè
  • chén
    tài
    xíng
    zhòng
    jīng
    shì
    huā
    mén
    liú
    yuán
    zhuàn
    xiāo

原文: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