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拼音译文赏析

  • jiǔ
    chéng
    gōng
  • [
    táng
    ]
  • cāng
    shān
    bǎi
    duàn
    chǔ
    jiù
    céng
    gōng
    píng
    fēng
    huí
    náng
    kǒu
  • shén
    dòng
    liáng
    záo
    cuì
    kaī
    yǒu
    yáng
    chǎn
    líng
    zhī
    yīn
    宿
    niú
    dǒu
  • fēn
    cháng
    sōng
    dǎo
    jiē
    g
    G
    guài
    shí
    zǒu
    yuán
    shēng
    leì
    bèng
    lín
    sǒu
  • huāng
    zaī
    suí
    jiā
    zhì
    jīn
    tuí
    xiǔ
    xiàng
    shǐ
    使
    guó
    wáng
    yān
    weí
    táng
    yǒu
  • suī
    xīn
    zēng
    xiū
    shàng
    zhì
    guān
    shǒu
    xún
    feī
    yáo
    shuǐ
    yuǎn
    shì
    diāo
    qiáng
    hòu
  • xíng
    shǔ
    shí
    weī
    yǎng
    wàng
    juē
    tàn
    jiǔ
    tiān
    wáng
    shǒu
    tài
    bái
    zhù
    gēng
    sāo
    shǒu

原文: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gG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