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朝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其诗歌风格以婉约清新、清丽细腻、艳丽绮靡、豪放爽迈为主要特点。宋代古诗的主题涉及自然、生活、思想等多个方面,充满着诗人的感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宋代古诗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北宋和南宋。北宋时期的古诗以文人雅士为主,他们的作品清新淡雅、婉约含蓄,注重抒发内心感受,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南宋时期的古诗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完美和艺术性的表现,作品常常涉及历史典故和文化传统,代表作家有陆游、杨万里等。

丰乐亭记

宋朝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宋朝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宋朝    辛弃疾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遍聊当宾戏。

卜算子

宋朝    姜夔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水调歌头(垂虹亭)

宋朝    张孝祥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击五湖船。不用知余事,莼鲈正芳鲜。

减字木兰花

宋朝    郭应祥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 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

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

宋朝    辛弃疾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_。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西江月

宋朝    刘过

细雨黄梅初熟,微风燕子交飞。手拈团扇写新题。心事恹恹难寄。 片月只堪供恨,双星却有重期。石榴裙子正芬菲。知为何人慵系。

浣溪沙(赠妓徐楚楚)

宋朝    刘过

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席间谈笑觉风生。 标格胜如张好好,情怀浓似薛琼琼。半帘花月听弹筝。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朝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