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朝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其诗歌风格以婉约清新、清丽细腻、艳丽绮靡、豪放爽迈为主要特点。宋代古诗的主题涉及自然、生活、思想等多个方面,充满着诗人的感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宋代古诗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北宋和南宋。北宋时期的古诗以文人雅士为主,他们的作品清新淡雅、婉约含蓄,注重抒发内心感受,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南宋时期的古诗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完美和艺术性的表现,作品常常涉及历史典故和文化传统,代表作家有陆游、杨万里等。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朝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初中古诗古诗三百首哲理写景

满江红(于湖怀古)

宋朝    张孝祥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望江南(四)

宋朝    王琪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宋朝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临江仙(题清溪图)

宋朝    俞紫芝

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 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先生高趣更多才。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朝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探春令

宋朝    赵佶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杏花笑吐香犹浅。又还是、春将半。 清歌妙舞从头按。等芳时开宴。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

雨后池上

宋朝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古诗三百首

家山好

宋朝    刘述

挂冠归去旧烟萝。闲身健,养天和。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这歧路、足风波。 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晴溪短棹,时时醉唱里棱罗。天公奈我何。

书幽芳亭记

宋朝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咏物写人